
大中先生是一位有承继、有追求、有拓新、有思悟的画家,以文思提升诗性表达,以胸怀的灵犀,喂养着自己的山水。笔随心动,落墨现实与梦想之间,山水筑建起了他的家园;放牧笔墨,融心境于天籁,以“诗的描述的境地”勾勒山水之外的风景,巧夺飞来的神韵。

宋大中绘画作品
左:《雨亭》
右:《五洞天》
是的,面对家园山水的深厚、幽奇、秀美,有哪个艺术家不会一往情深、陶醉其间?赤子爱家园,水墨写山水。大中以山水画践行对传统文化的体认,悟道出了一个“画的设想、构思、形状、笔墨、色彩的诗化”的既渐行渐近又渐行渐远的艺术真谛。我知道,大中的父亲宋韬是著名画家赵望云先生的弟子,上世纪五十年代就经吴一峰先生介绍到成都工人画室任助教,并与冯灌父、姚石倩、陈子庄、朱佩君等名家一起开展培训工作。父亲笔简意远、含蓄凝练、墨气苍古、姿态飘逸的山水画艺术创作深深熏陶着大中,让他思,让他悟,让他在自己人生的山水画创作实践中以意境作为审美追求。众所皆知,千百年来一直是因为意境的存在,才使中国山水画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价值,才没有使中国山水画走向风景画的肤浅,走向装饰画的平庸。我们说,因为意境本是诗的语言,在山水画中,其最早的肇因又发源于诗对山水画的影响,因此在大多数山水画家的眼中,意境就成为了诗的代名词。当然,中国山水画中诗意境界尚且有高下之分,其因画人之学养、阅历、品格、见识、胸襟而不同,更何况诗之“弦外之响”、画之“画外之意”又是山水画中十分紧要的关捩所在。我对大中先生并不熟悉,对其中国山水画艺术创作,是从“以画说话”开始的。用“观者当求我于丹青之外”评述,是再也适当不过了。

宋大中绘画作品
左:《青城天下幽》
右:《家山颂青来》
可不是么?作为黄纯尧先生的弟子,“画道青城山”这一家园的山水创作主题,应是宋大中先生的作品具有“笔墨浑蒙、沉厚润泽、张驰有致、行气贯穿、诗性逸练”艺术求索的动力。他既重文思、哲思、心境,又重笔墨境界,对物象形骸之外的“意”更践行着冶炼。我对其山水画艺术创作认知有二:
一是大中先生能从“文思境界”出发,把自己的诗文、学养、品格、胸襟、哲思、情趣、心境、感悟注入心理意识和形而下多于形而上的践行,能由思想转换成视知觉的移动空间,通过画面形象体验上升为精神的畅游和气息的感受,把审美留在笔墨与丘壑经营、结构、画法的层次里,使诗的境界不隔。近读他的《画道青城幽》《道与艺合图》《青城论道图》《青城云开》等作品,或气象空濛,藏境于笔墨;或得水而活,得气势而苍雄,得烟云而秀媚;或筚路蓝缕,拓新求境界,用诗与画的内面结合,将画之设想、构图、形状、笔墨、色彩诗化,充分体现了画家所具有的“诗性”修养,点画之间皆为“诗性”。

宋大中绘画作品
左:《张大千在青城最后的日子里》
右:《家山福音》
二是大中先生能从“笔墨境界”中积极探寻以造化为师、以逼真求实、以生意动情的艺术修练,把自己的山水创作践行从起始的用笔、运墨、书法功底、丘壑经营、结构程式、画理画法、构图造型、线型笔势,真正建立于具有物理感觉和形而下多于形而上的特质上,以具有相对确定性的清晰性,让作品笔墨具有缜密、细微和秩序感的气质,真正求得笔与韵统一,以求得“生意”“天趣”为终。诸如画家之《悟道》《儒门洞音》《青城山金鞭岩图》《青城山乡镇图》等作品,或勾勒造型、敷色渲染、兼工带写,总是在技法严谨的“形似”中求得笔墨气韵的“神似”,即“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当然,宋大中先生的艺术创作还在路上。但令人欣喜的是——他的中国山水画总有一个主题:山水,家园的灵犀与诗化。他的创作收获是多方面的,我唯将自己初读的浅陋的认知记录下来,以供各位方家指谬。
(马安信)
艺术家简历宋大中、1954年成都出生、四川教育学院丶西南師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画专业毕业,国家一级美术师。
宋大中从小跟父学习《芥子园画谱》。其父著名画家宋韬是长安画派创始人趙望云的学生,吳一峰介绍父到《成都工人画室》,61年成为陈子庄大师助教。父山水、人物、花卉、书法全能,独创荷花鲤鱼系列参加韩国、香港、印尼、美国等书画展及拍买,获得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副会长,“艺术博士”荣誉称号。宋大中从小在其父的指导下,1996年丶1998年先后加入了成都市美协丶四川省美协。第五丶六届成都市美协理亊、联络委员会秘书长。后拜黄纯尧教授为师,(黄老师是艺术大师傅抱石的学生)参加了省、市、及中国美协举办的各种展览,多次获省市优秀奖及银奖。《主席视察都江堰》、《孔子讲学》获中国美协举办画展分别获优秀奖。
近20多年来,宋大中专攻青城山水,他的《画道青城幽》专题写生及作品受到藏家好评。由四川美术出版社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写生及专著5本。在成都、重庆、云南、郑州丶遂宁、南充等地办个展。作品参加《梦虎拍买》《八一拍买》《今为拍买》北京《保利拍买》北京《东兴瀚海》及雅昌等拍买。
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