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高女士与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合众人寿齐齐哈尔中支”)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一案作出再审裁定,驳回高女士的再审申请。从一审、二审到再审,高女士因参加合众人寿组织的培训时摔伤致残,索赔17万余元的诉求虽未获法院支持,但他始终认为自身权益应得到保障,坚持为自己的遭遇讨说法。
事件缘起:公司培训期间摔伤,十级伤残背负高额医疗费
2023年4月7日,时任合众人寿齐齐哈尔中支销售主管的高女士,按照公司安排参加“培训”,并入住公司指定的哈尔滨市卓琳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琳酒店”)。当日中午,高女士在酒店等待就餐时,不慎从楼梯摔落,随即被送往香坊区人民医院急诊,诊断结果为“胸12椎体压缩骨折、腕部挫伤”。 为进一步治疗,高女士当天转至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住院,直至2023年7月13日才出院,共计住院97天,期间产生医疗费用36657.46元。后续经齐齐哈尔和平医院司法鉴定中心鉴定,高女士伤情构成十级伤残,误工损失日为伤后120日,伤后45日内还需专人护理并增补营养——这意味着他不仅要承受身体伤痛,还面临长期误工、护理费用等多重压力。
但令高女士不满的是,事故发生后,合众人寿齐齐哈尔中支仅通过《团体住院医疗保险》赔付了1万元保险金,对于其余医疗费、伤残赔偿金、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双方始终未能协商一致。2024年6月,高女士无奈之下将合众人寿齐齐哈尔中支诉至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人民法院,主张赔偿各项费用合计178529.31元,并要求公司承担案件诉讼费。
判决书 图一 (高女士提供)
维权主张:认为属劳务关系,公司应担安全保障责任
庭审中,高女士明确提出自己的核心主张:他与合众人寿齐齐哈尔中支实际形成劳务关系,公司作为培训组织者,应对其在培训期间的受伤承担赔偿责任。
高女士表示,自己虽与合众人寿在2012年5月日签订过《保险代理合同》,但日常工作中频繁接受公司的统一调度与安排——此次“培训”便是公司明确要求参与的集体活动,并非自主开展的代理业务,双方的实际互动模式已符合劳务关系特征。依据民法典条例,高女士认为自己是“因提供劳务(参加公司培训)受伤”,合众人寿作为接受劳务的一方,理应履行赔偿义务。
同时,高女士对合众人寿的抗辩理由提出质疑:公司称其“个人重大过失导致摔伤”,但事故发生在酒店楼梯区域,当时并无明显警示标识,且合众人寿作为培训组织方,本应提前排查住宿地点的安全隐患;而第三人卓琳酒店则以“不清楚事故时间地点、监控仅保存21天无法调取”为由拒绝赔偿,导致自己的维权陷入“证据难寻”的困境,但这并非自身原因造成,不应由自己承担全部责任。
入职证明 图二 (高女士提供)
诉讼波折:三级法院均驳回诉求,高女士仍坚持维权
尽管高女士认为自己的诉求合理,但从一审到再审,法院的判决结果均未支持他的主张,这让他的维权之路充满波折。 2024年9月,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认定高女士与合众人寿为保险代理关系而非劳务关系,且其摔伤系“未尽审慎注意义务”,属可归责于自身的事由,故驳回其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由高女士自行负担。高女士不服该判决,向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2024年11月,中院作出民事判决,维持一审原判,理由是“《民法典》1192条不适用于法人与个人之间,且高女士无证据证明公司存在过错”,二审案件受理费仍由高女士承担。 2025年,高女士仍未放弃,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主张“合众人寿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双方应属劳务关系”,请求撤销一、二审判决或改判。但高院审查后认为,他提交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无法证明公司与酒店方存在过错,且原审对“保险代理关系”的认定无误,最终于2025年8月作出裁定,驳回其再审申请。
面对三次败诉和累计的诉讼费,高女士坦言“心里不好受”,但他表示:“我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受伤,不是自己故意的,公司不能完全不管。就算现在败诉,我也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事,希望企业能重视员工在集体活动中的安全,也希望法律对‘劳务关系’和‘代理关系’的认定能更贴合实际工作情况,别让像我一样的人维权无门。”
二审判决 图三 (高女士提供)
维权心声:盼企业担责,望法律更护劳动者
回顾整个事件,高女士最在意的并非单纯的赔偿金额,而是“企业对员工安全的责任态度”。他认为,无论合同上写的是“代理关系”还是“劳务关系”,自己作为合众人寿的销售主管,长期为公司服务,且此次受伤是在公司统一组织的培训活动中发生,公司理应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比如提前检查酒店安全环境、事发后积极协调赔偿事宜,而非仅以“代理关系”为由推脱责任。
同时,高女士的经历也折射出类似群体可能面临的维权困境:当劳动者与企业存在“代理”“劳务”等模糊的法律关系时,一旦在企业组织的活动中受伤,往往因“关系认定难”“证据不足”而难以获得赔偿。
高女士呼吁,相关部门能进一步明确此类法律关系的认定标准,让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充分的保障;同时也希望企业能多一份社会责任,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做好安全防护,避免类似的受伤事件再次发生。
关于高女士工伤赔偿推进一事,媒体持续关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