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董卓的祸国之路终成空

中平六年(189 年)秋,洛阳城的朱雀门还沾着晨露,城门校尉刚把半扇门推开,就见远处尘烟滚得像泼翻的墨汁 —— 西凉兵的

中平六年(189 年)秋,洛阳城的朱雀门还沾着晨露,城门校尉刚把半扇门推开,就见远处尘烟滚得像泼翻的墨汁 —— 西凉兵的马蹄踏碎了洛阳的宁静,领头的董卓穿着鎏金铠甲,腰间佩剑的穗子被风刮得直打腿,他眯着眼扫过城门上 “洛阳” 二字,嘴角勾出的笑比秋霜还冷。这年灵帝刚驾崩,少帝刘辩才十三岁,宫里的何进与十常侍斗得正凶,何进想除宦官,偏听了袁绍的主意,召外兵入京助威,可他没等到董卓,自己先被十常侍砍了头。董卓走到南宫门口时,宦官们早把少帝和陈留王刘协掳去了北邙山,他带兵追上去,见少帝吓得哭成了泪人,陈留王倒还镇定,当下就动了换个皇帝的心思 —— 这天下,得有个听他话的主子。

董卓刚到洛阳时,手里只有三千西凉兵,夜里他让人把兵悄悄派出去,白天再让这些人举着旗子、敲着鼓大摇大摆进城,连着搞了四五天,洛阳百官都以为他带了十万大军来。司徒杨彪私下跟黄琬嘀咕:“这董卓是玩的什么把戏?” 黄琬叹着气摇头:“能让他把戏演下去,咱们这些人,都成了他的道具。” 董卓也知道百官不服,九月里就把大臣们叫到崇德前殿,拍着案几说:“少帝昏弱,陈留王聪明,该换个主子。” 卢植站出来反驳,说废立是大事,不能乱改,董卓当场就拔剑要杀他,多亏蔡邕在旁边劝,说卢植是天下名士,杀了会失民心,卢植才捡回条命。可没过几天,董卓还是把少帝废成了弘农王,立了陈留王做献帝,何太后哭着求他,他只让人送了杯毒酒过去,何太后喝完,眼睛瞪得老大,到死都没闭上。

废了皇帝,董卓就把太尉的位子抢到手里,后来又当相国,上朝不用小碎步走,不用通报名字,还能带着剑上殿 —— 汉高祖定的规矩,到他这儿全破了。有回他跟百官吃饭,吃到一半突然说:“前些天抓了些反贼,咱们今天看看热闹。” 说着就把几百个俘虏押进来,有的砍手,有的挖眼,有的扔到大锅里煮,鲜血溅了满桌,百官吓得筷子都掉了,董卓却夹着肉吃得香,还说:“这些人就是欠收拾。”

初平元年(190 年)正月,袁绍在渤海起兵,关东的州郡也跟着响应,十几路人马凑成 “关东联军”,打着讨董的旗号往洛阳来。董卓听说联军快到了,心里发慌,就想把都城迁到长安 —— 长安是他的老地盘,西凉兵在那儿熟门熟路。他跟大臣们说迁都的事,黄琬、杨彪当场反对,说洛阳是古都,迁都会乱了民心,董卓听完火了,把两人的官都免了,还放话说:“谁再敢拦着,就跟何太后一个下场!” 二月里,他逼着洛阳的百姓往长安迁,老人小孩走不动,就被士兵用鞭子抽,路上饿死、累死、被踩死的人,堆得像小山似的。三月迁都那天,董卓让人把洛阳的宫室、宗庙、百姓的房子全点了火,大火烧了半个月,黑烟把天都染黑了,以前热闹的洛阳城,最后只剩断墙残垣,连野狗都不愿在这儿待。

走之前,董卓还没忘了捞钱,他让人把洛阳周边帝王的陵墓、公卿的坟都挖了,金银珠宝装了几百车,连皇后墓里的玉簪都没放过。有个老臣劝他:“挖人祖坟会遭天谴的。” 董卓笑着说:“天谴算什么?我现在就是天。” 到了长安,他又在郿县建了个 “万岁坞”,高七丈,里面藏了三十年吃的粮食,还有几万斤金银,他跟手下说:“要是天下太平,我就守着这儿享清福;要是乱了,我就在这儿躲着,谁也奈何不了我。”

可关东联军没给他躲的机会,孙坚带着兵从长沙打过来,在阳人城跟董卓的部将华雄交战,华雄以为孙坚好欺负,结果被孙坚一刀砍了头 —— 后来《三国演义》里把这事安到关羽身上,其实真正杀华雄的,是孙坚。董卓听说华雄死了,赶紧派吕布去迎战,吕布也打不过孙坚,只好往后退。可关东联军里的人各有各的心思,袁绍想当盟主,袁术不想给孙坚发粮草,曹操带着几千人去追董卓,还被打得大败,最后联军闹得不欢而散,讨董的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没了联军的威胁,董卓在长安更放肆了。有回他路过集市,见几个百姓在说他的坏话,当场就把这些人抓起来,有的割舌头,有的砍手脚,集市上的人吓得乱跑,董卓却坐在马上看着笑。司徒王允看在眼里,心里急得慌,他知道硬拼不行,就想找个能接近董卓的人。吕布是董卓的义子,天天跟着董卓,可董卓有回因为小事生气,拿手里的戟扔吕布,差点把吕布扎死,吕布心里一直记恨着;后来吕布又跟董卓的一个婢女私通,怕被董卓发现,整天提心吊胆。王允知道后,就偷偷找吕布,跟他说:“董卓是国贼,你要是杀了他,就是天下的功臣。” 吕布犹豫了半天,最后咬着牙说:“我听司徒的。”

初平三年(192 年)四月,献帝病好了,召董卓入宫庆贺。董卓骑着马往宫里走,心里还想着一会儿要跟献帝要些赏赐,没注意到吕布的亲信李肃正藏在旁边。快到北掖门时,李肃突然冲出来,举着刀就往董卓身上砍,董卓穿着铠甲,刀没砍进去,他吓得从马上跌下来,大喊:“吕布何在?” 吕布从后面走出来,手里拿着诏书,说:“有诏讨贼臣!” 董卓这才明白过来,骂道:“你这忘恩负义的东西!” 吕布没理他,一刀下去,董卓的头就掉了。

董卓死了,长安的百姓高兴得把衣服撕成布条挂在门上,还有人卖酒卖肉庆祝,街上热闹得像过年。可谁也没想到,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听说董卓死了,本来想逃回老家,结果贾诩跟他们说:“要是逃了,一个亭长就能抓住你们;不如带兵打回长安,给董公报仇,要是赢了,就能掌控朝廷,输了再逃也不晚。” 李傕、郭汜听了贾诩的话,带着几万西凉兵往长安打,吕布根本挡不住,只好带着几百人逃走,王允被李傕抓住后杀了,长安又成了西凉兵的天下。

李傕、郭汜在长安里互相攻打,把皇宫烧了,把献帝劫持来劫持去,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关中地区变成了废墟。而关东的诸侯们,再也没人提讨董的事,都忙着抢地盘,袁绍占了河北,曹操占了兖州,刘备到处流浪,孙权在江东立足 —— 董卓用 “清君侧” 的名义进了洛阳,最后却把天下搅得稀烂,他死后,三国乱世才算真正拉开了序幕。

翻开《后汉书・董卓传》,里面写着 “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他以为手里有兵、有权,就能把天下当成自己的玩具,可他忘了,百姓的恨像野草,烧不尽也除不掉;他以为建个 “万岁坞” 就能永远安稳,可最后连个全尸都没落下。洛阳的焦土早就长了新草,长安的断墙也被风雨侵蚀,可董卓留下的乱局,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让汉室江山分崩离析。直到今天,人们说起三国乱世的开端,还会想起那个穿着鎏金铠甲、带着西凉兵闯进洛阳的男人 —— 他不是什么 “清君侧” 的义士,只是个把天下拖进地狱的豺狼,他的名字,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提醒着后来人:权力一旦没了约束,只会滋生出吞噬一切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