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作为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异维A酸软胶囊是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常用药物,其疗效得到广泛认可,但很多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存在一个疑问:为何不能在症状缓解后直接停药?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痤疮的原理、直接停药的危害以及科学停药方式等方面逐步分析。

异维A酸软胶囊的作用机制
要理解不能直接停药的原因,需先明确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痤疮的发病与皮脂腺过度分泌脂质、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及炎症反应这四个关键环节相关,而异维A酸软胶囊是目前唯一能同时作用于这四个环节的口服药物。它能显著抑制皮脂腺脂质分泌,减少皮肤出油;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防止毛孔堵塞;改善毛囊厌氧环境,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同时还具备抗炎作用,能预防痤疮瘢痕形成。

直接停药会有什么风险?
异维A酸软胶囊这种多环节的调节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并稳定。临床数据显示,异维A酸软胶囊一般在用药3-4周后开始起效,表现为皮损减轻、新发痘痘减少,而用药疗程需要根据疗效和剂量综合评定,通常需要持续用药不少于16周。如果在起效初期或症状初步缓解时直接停药,药物对痤疮发病环节的调节作用尚未完成,之前被抑制的皮脂腺分泌、导管角化异常等问题可能迅速反弹,导致痘痘再次出现甚至加重。痤疮的慢性疾病属性决定了治疗需要较长时间,是一个循序渐进、保持耐心并定期负责调整治疗方案的过程。
再者,直接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增加后续治疗难度。部分患者在服用异维A酸软胶囊一段时间后,看到皮损有所改善,就自行停药,然而此时痤疮的发病基础并未完全消除。比如,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可能只是得到暂时缓解,并未恢复正常的排泄功能;痤疮丙酸杆菌也可能只是被抑制,并未被彻底清除。停药后,这些问题会逐渐加重,导致痘痘再次爆发。而且,病情反复会使皮肤屏障功能进一步受损,可能增加瘢痕形成的风险,同时也会让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影响后续治疗的依从性。

那么,异维A酸软胶囊应该如何科学停药呢?
临床推荐的用药方案通常是从0.25-0.5mg/kg/d的起始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疗效逐渐调整剂量,重度结节囊肿性痤疮患者的剂量可增加至0.5-1.0mg/kg/d。
在完成常规疗程,痤疮皮损得到有效控制后,还需要进行巩固治疗。巩固治疗是减少复发的关键步骤,通常会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降低异维A酸软胶囊的剂量,比如采用≤0.3mg/kg/d的剂量继续服用2-3个月或更长时间。这种“小剂量、长疗程”的巩固方案,既能维持药物对痤疮发病环节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稳定病情,又能减少因剂量过高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其他注意事项
在规范使用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痤疮的过程中,除了避免直接停药,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比如,用药期间以及用药前后3个月,育龄期女性患者及其伴侣必须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因为异维A酸有明确的致畸作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皮肤黏膜干燥、唇炎等不良反应,可通过使用保湿剂、唇膏等进行对症处理;有肝病史或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脂,以防出现肝酶升高、高脂血症等问题。
此外,患者在用药期间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限制高糖、油腻食物及奶制品的摄入,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科学护肤,避免过度清洁和挤压搔抓皮肤,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痤疮复发。
总之,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痤疮不能直接停药,是由其作用机制、治疗目标以及痤疮的疾病特点共同决定的。直接停药会导致高复发率、增加瘢痕风险并浪费治疗成果,而遵循“足够常规疗程+巩固治疗+维持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的科学流程,才能实现痤疮的长期有效控制,帮助患者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资料:
1.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48(9):583-588.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口服异维A酸治疗痤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3,52(5):29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