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轮到我们反攻了!比亚迪拿着K-Car杀向日本汽车市场!

40年前,日本汽车如何敲开中国大门的,现在,比亚迪就怎么敲回去,甚至还要更狠。比亚迪RACCO(海獭)在这次东京车展亮相

40年前,日本汽车如何敲开中国大门的,现在,比亚迪就怎么敲回去,甚至还要更狠。

比亚迪RACCO(海獭)在这次东京车展亮相,预计起售价 260万日元(约合12.1万元人民币),预计上市时间 2026年夏季在日本开启预订,下半年正式上市。之前不是没有中国车企在日本市场开卖,但是这一次的意义非比寻常,为什么?因为这次,比亚迪造了一台K-Car。

稍微了解一点日本汽车市场的都知道,K-Car是微型车,有严格的法规限制,长宽高都得卡得死死的。这玩意儿在日本,那就跟咱们这儿的老年代步车一样,是国民级的代步工具。

为什么日本流行这个玩意,因为日本本土面积有限,道路狭窄,停车位也窄,所以这类车型非常适合当地人代步,但是之前遭这种车型的基本都是本土品牌,比如说铃木、日产、本田等等。它们造这种小车已经有经验了,可以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很高,省油好开,故障率低。但是如今,比亚迪的海獭来了。

比亚迪造K-car就是针对日本汽车的一次精准打击,海獭的车身尺码为3,395*1,475*1,800mm,采用侧滑门设计。采用短前后悬、长轴距的设计,以确保车内足够的空间,还能放下较大的电池组。比亚迪海獭搭载20kWh刀片电池,WLTC续航180公里,支持100kW快充。从尺寸到续航,每一项参数都像精准瞄准靶心,直接对准了日本本土车企的“舒适区”。

其实之前在日本市场,不是没有纯电的微型车,但是K-car市场基本上被燃油车垄断,一方面是因为消费惯性,日本民众对于新能源的车型还是有一些疑虑的,另一方面,日本冬季寒冷,很多人担心纯电K-car的续航。而日本的充电桩数量不多,大约是5-6万个(2024年底数据),充电不算方便。

但是,开过电动小车的都知道,市区代步这东西,燃油车完全没法和电车比,中国的小车市场,几乎已经被纯电车型垄断了,销量前十都是电车,所以这个趋势是无法改变的,日本的消费者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论省钱、好开、空间利用率、舒适、动力,燃油小车都无法和微型电动车相比,因此日产Sakura(樱花),现在就在日本热销,这也是一台电动的K-Car。

而比亚迪的优势就在于,三电技术方面的积累,这方面可是比日系车企强太多了,比亚迪还给这款车配上了热泵空调,提升低温续航能力,类似的尺寸和价格,但是我三电比你强,配置比你高,真的是打到了日系车企的七寸上。

回望日系车企入华,丰田汽车是在1964年首次进入我国市场,当时以进口形式引入皇冠轿车,成为最早进入我国的外资汽车品牌之一。1985年,日产汽车公司北京办事处成立,标志着这家跨国车企正式进入中国。1998 年广汽本田成立,这些日系车企,当时也是拿的更为先进成熟的技术,构成了对于中国车企的降维打击。而且,日系车企还在弄清楚了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后,推出各种加长版车型,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于大空间的喜爱。现在的比亚迪K-Car进入日本,不得不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对此铃木汽车社长铃木俊宏忧心忡忡:

世界上有许多小型车的标准,比亚迪选择了日本的 K-car,我感到非常高兴。新的竞争即将开始,我认为比亚迪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你看,这回轮到他们坐立不安了,日本车企在轻自动车领域深耕几十年,却迟迟没在纯电化上发力,如今被比亚迪“后发制人”,原本的“垄断优势”瞬间变得岌岌可危。就看日本车企如何应对比亚迪带来的挑战了,但愿这一次,它们不会被一个外来品牌打的溃不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