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寺庙钟声里的哭声

灵隐寺的晨钟刚敲到第三下,后殿突然传来一阵鬼哭狼嚎,把檐角打瞌睡的麻雀吓得集体炸毛。正蹲在香案上偷啃供果的石猴“泼猴儿”

灵隐寺的晨钟刚敲到第三下,后殿突然传来一阵鬼哭狼嚎,把檐角打瞌睡的麻雀吓得集体炸毛。正蹲在香案上偷啃供果的石猴“泼猴儿”停下动作,爪子里还攥着半块桃酥,耳朵警惕地转了三圈——这哭声不对,既不像香客丢了钱,也不像和尚挨了罚,倒像是谁家的猪被按在了屠宰案上,委屈得能拧出三斤泪来。

泼猴儿是后山石缝里蹦出来的野猴,因常年蹲在寺里罗汉堂的石猴雕像旁偷东西,被香客误认成“灵猴显圣”,久而久之竟成了灵隐寺一景。住持本想把它赶下山,可这猴儿鬼精,每次都能精准躲进住持的禅房偷喝普洱茶,一来二去,住持也懒得管了,只当养了个活的“镇寺神兽”。

循着哭声摸到后殿,泼猴儿扒着门框往里瞅,只见一个穿锦缎袍子的胖子正趴在蒲团上哭,眼泪鼻涕糊了满脸,把胸前的团龙补子都泡皱了。旁边站着的小和尚急得直跺脚,手里的木鱼都快敲成了快板:“施主!施主您别哭了!这晨钟还没敲完呢,您这哭声比丧钟还瘆人,香客都要被您吓走了!”

胖子抽抽搭搭地抬起头,一张脸肿得像个发面馒头,眼睛眯成两条缝:“我…我儿子丢了!呜呜呜…三天了!官府也找不到,寺里的大师也说没办法…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啊!”

泼猴儿正看得津津有味,忽听头顶传来一阵咳嗽声。抬头一看,住持正背着双手站在廊下,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孽畜,又在这里偷东西!”泼猴儿手忙脚乱地藏起桃酥,爪子一指胖子,吱吱呀呀地比划起来——它虽不会说话,可常年听和尚讲经,倒也能靠手势表达个大概意思。

住持被它比划得头疼,正要挥手赶它,忽听山门外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小和尚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住持!不好了!山下济公活佛来了,说是要给咱们寺里捐香油钱!”

“济公活佛?”住持眼睛一亮,连忙整了整袈裟。泼猴儿也来了精神,扒着墙根往外瞧——只见一个破衣烂衫的和尚摇着扇子走来,鞋儿破帽儿破,腰间还挂着个酒葫芦,走路摇摇晃晃,活像棵被风吹歪的老柳树。

那胖子一见济公,立马不哭了,连滚带爬地扑过去:“活佛!求您救救我儿子!”济公扇了扇扇子,眯着眼睛打量他:“哦?施主丢了儿子?莫急莫急,先给我打壶酒,我慢慢给你算。”

住持连忙让小和尚去打酒,济公却一摇扇子,走到泼猴儿跟前,突然捏住它的耳朵:“你这猴儿,占着茅坑不拉屎,灵猴的名头都被你糟践了!”泼猴儿疼得吱吱叫,爪子胡乱挥舞,却被济公捏得死死的。

当晚,泼猴儿蹲在禅房梁上,看着济公躺在住持的床上打呼噜,心里直犯嘀咕。忽然,济公翻了个身,嘴里嘟囔着:“明日午时,后山破庙,救那孩子…猴儿,看你的了…”泼猴儿一愣,只见济公翻了个身,继续打呼噜,仿佛刚才的话只是梦话。

第二天一早,济公就摇着扇子下山了,说是要去化缘。泼猴儿越想越不对劲,偷偷溜进济公住过的禅房,翻出了一套破袈裟和一顶破帽子,还有一把破扇子。它眼珠一转,把袈裟套在身上,帽子歪戴在头上,又偷了住持半葫芦普洱茶,摇摇晃晃地走出了禅房。

“活佛!您怎么又回来了?”小和尚一见它,连忙躬身行礼。泼猴儿学着济公的样子摇了摇扇子,故意粗着嗓子“哼”了一声,然后指了指那个胖子。胖子一见“济公”,连忙跑过来:“活佛!您有线索了?”泼猴儿点点头,摇着扇子往山外走,胖子连忙跟在后面。

一路上,泼猴儿学着济公的样子,见人就打招呼,遇到卖包子的就抢两个,遇到卖酒的就讨一口,把胖子气得直跺脚,却又不敢发作。走到集市上,一个老妇人正哭着卖女儿,说是为了给丈夫治病。泼猴儿停下脚步,抢过老妇人手里的卖身契,一把撕了,然后指了指胖子。胖子一愣,泼猴儿又拍了拍他的口袋,胖子只好不情不愿地掏出银子递给老妇人。老妇人千恩万谢,胖子却心疼得直抽气:“活佛,我是来寻儿子的,不是来散财的啊!”泼猴儿白了他一眼,摇着扇子继续走,心里却乐开了花——这假扮活佛的感觉,还真不错!

午时一到,泼猴儿带着胖子来到后山破庙。破庙门口围着几个凶神恶煞的汉子,正守着门口抽烟。泼猴儿大摇大摆地走过去,摇着扇子喊:“阿弥陀佛,施主们好啊!”那几个汉子回头一看,见是个破衣烂衫的和尚,顿时没了好气:“哪儿来的疯和尚?滚远点!”泼猴儿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半块桃酥,故意在他们面前晃了晃。那几个汉子一见桃酥,眼睛都直了——他们守在这里三天,早就断粮了。

“和尚,把桃酥给我们,我们就让你进去。”一个汉子恶狠狠地说。泼猴儿点点头,把桃酥扔给他们,然后带着胖子趁机溜进了破庙。破庙里,一个小男孩正被绑在柱子上,哭得嗓子都哑了,正是胖子的儿子。胖子一见儿子,连忙跑过去解开绳子,抱着儿子痛哭流涕。

可就在这时,那几个汉子吃完桃酥,也追了进来。为首的汉子拎着刀,恶狠狠地说:“想走?没那么容易!把身上的银子都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胖子吓得脸色惨白,连忙掏出所有银子。可那汉子却不满足,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泼猴儿腰间的酒葫芦:“把那酒葫芦也给我!”

泼猴儿急了,这酒葫芦是济公的宝贝,可不能给他们。它突然想起济公平时的样子,于是摇着扇子,故意装出一副疯疯癫癫的样子:“阿弥陀佛,酒葫芦可以给你,不过你得先回答我一个问题。”那汉子不耐烦地说:“什么问题?快说!”泼猴儿指了指自己的破袈裟:“你看我像不像活佛?”那汉子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你这疯和尚,穿得破破烂烂的,还敢冒充活佛?我看你像个乞丐!”

泼猴儿一听,突然跳起来,一把抢过汉子手里的刀,然后用刀指着自己的喉咙:“你们要是不信,我就给你们表演个‘刀砍不伤’!”胖子和小男孩吓得尖叫起来,那几个汉子也愣住了。泼猴儿心里直打鼓,它哪里会什么刀砍不伤的法术,只是想吓唬吓唬他们。可就在这时,它突然想起自己平时在寺里偷喝的普洱茶,于是故意把酒葫芦举起来,喝了一大口,然后喷在刀上。那汉子见状,以为是什么法术,吓得连忙后退。

趁他们愣神的功夫,泼猴儿一把拉起胖子和小男孩,就往庙外跑。那几个汉子反应过来,连忙追了出去。可刚跑出破庙,就见济公摇着扇子站在门口,身后还跟着一群官兵。“大胆毛贼,竟敢绑架孩童!”济公大喝一声,那几个汉子吓得腿一软,当场就跪下了。官兵们一拥而上,把他们捆了个结实。

胖子抱着儿子,跪在济公面前,千恩万谢。济公却指了指旁边的泼猴儿,笑着说:“你要谢,就谢它吧。是它先找到你儿子的。”胖子一愣,这才发现“济公”竟然是一只猴子,顿时惊得目瞪口呆。泼猴儿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把破袈裟脱下来,还给了济公。

回到灵隐寺,住持听说了事情的经过,连忙给泼猴儿端来了一盘桃酥。泼猴儿正吃得津津有味,济公走了过来,拍了拍它的头:“好你个猴儿,倒会假扮我。不过,你虽没有法术,却有一颗善良的心,这就够了。”泼猴儿眨了眨眼睛,递给济公一块桃酥,济公接过桃酥,放进嘴里,哈哈大笑起来。

从那以后,泼猴儿再也不偷供果了。它每天都穿着济公送它的小袈裟,摇着一把小扇子,在寺里跑来跑去。要是有香客遇到困难,它就会主动上前帮忙,一会儿指指路,一会儿帮着找东西,逗得香客们哈哈大笑。灵隐寺的晨钟依旧每天敲响,只是再也没有传来过哭声,取而代之的,是泼猴儿和香客们的欢声笑语。

有一次,一个书生因为科举落榜,在寺里哭哭啼啼。泼猴儿见状,连忙跑过去,把自己珍藏的桃酥递给书生,然后学着济公的样子,摇着扇子,指了指天上的太阳。书生愣了一下,然后恍然大悟:“多谢灵猴指点,我明白了!一次落榜算不了什么,只要努力,总有成功的一天!”说完,书生擦干眼泪,向泼猴儿鞠了一躬,转身下山去了。

还有一次,两个商贩因为生意上的纠纷,在寺里吵得面红耳赤。泼猴儿跑过去,一把抢过他们手里的算盘,然后把算盘扔在地上,用爪子指了指旁边的佛像。两个商贩一看,顿时羞愧得满脸通红。他们连忙向对方道歉,握手言和。

住持看着泼猴儿的所作所为,笑着对济公说:“这猴儿,倒真有几分你的风范。”济公扇了扇扇子,笑着说:“渡人何须法术,有心即可。这猴儿在笑骂间,倒也渡了不少人啊。”

夕阳西下,灵隐寺的钟声再次敲响,泼猴儿蹲在檐角,看着山下的炊烟,嘴里叼着一块桃酥,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它知道,只要有它在,灵隐寺的钟声里,就永远不会有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