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
上海4个网约车司机合租1台车
引起了司机们的激烈讨论
很多车友认为4个人合租一台车不靠谱
大家根本赚不到钱
没想到这种操作却被出租车司机玩转了
最近贵阳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执法时发现了一辆特殊的出租车这辆在一天之内居然换了三个司机开车执法人员通过层层调查发现了层层转包的行业乱象

事情是这样的,贵阳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南明区大队的工作人员在查看监控时注意到,同一辆出租车在24小时里出现了三个不同的驾驶员。系统自动发出提醒,执法人员就开始重点调查这辆车。
他们通过交通执法平台调取了这辆车的行驶路线、运营时间和载客记录,发现这辆车几乎从早跑到晚,每天的里程数比正常出租车高出不少,明显不对劲。
深入调查后发现,原来这辆车的承包者尹某把车私下转包给了一个没有出租车从业资格的张某,而张某自己不开,又偷偷把车拿给其他没有证的人去开。这种“层层转包”的做法,不仅违反了行业规定,还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毕竟没经过正规培训的人开车,乘客的安全谁来保证?
查清楚之后,执法人员对相关责任人都依法进行了处罚,并且对他们进行了安全教育,讲清楚违规转包的风险和后果,希望能既处罚又教育,防止再犯。
这辆不合格出租车被查,大数据是立了大功。这种创新执法方式,融合大数据分析与路面执法,对非法营运行为实施精准打击。主管部门表示还打算继续升级监控系统,扩大路面检查范围,把这种“技术+执法”的模式常态化。
这种“人停车不停”的运营模式不仅存在于出租车行业,网约车平台同样面临类似问题。部分司机为压缩成本,私下共用账号或交接车辆,导致实际驾驶人与平台注册信息不符。无论是传统出租车还是网约车,突破合规底线看似能降低短期成本,实则埋下巨大隐患。
无证驾驶员缺乏专业培训,应急处置能力不足,一旦发生事故,保险理赔可能失效,乘客权益难以保障。而且,现在各地都迈入智慧执法阶段,通过数据追踪、轨迹分析等技术手段,违规行为几乎无处遁形。一旦被系统预警锁定,轻则罚款扣车,重则吊销资质,反而得不偿失。
素材来源: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