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在德国的日子可能更难过了,即将生效的新法律将会影响中企在德国的运营。
根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的报道,德国联邦议会批准了一项新法律,以网络安全风险为由,禁止在关键行业中使用特定供应商的产品。更准确的说,这是为中企量身定做的法律。
当默茨还在为访华铺路时,德国出台专门针对中企的法律,更像是为访华增加一个筹码。

新法律更像是 IT 安全法的升级版,因为涉及的范围扩大了,拓展到能源、交通和医疗保健等领域。
2021年,德国修改了 IT 安全法,试图通过法律手段,迫使华为和中兴等中国企业退出德国电信网络的供应链。2024年,又进行了行政干预,试图将中国电信企业赶出德国。有媒体说,德国暂时没有动用这个法律,强行在电信网络中移除中国设备。但很多媒体爆料,德国打算掏20亿欧元,为运营商替换掉华为的设备买单。
11月13日,德国总理默茨在一次商业会议上表示,将会禁止中企参与德国6G 网络的建设。
这说明德国很快会采取行动。
据悉,德国政府当初只想将限制范围从电信扩大到电力行业。但是德国议会却依据欧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指令 2》扩大了限制的边界,拓展到所有关键的部门。
有媒体指出,欧盟正在修改《网络安全法》,打算建立一个ICT供应链工具箱,推动欧盟各国在太阳能、联网汽车等领域与中国脱钩。
美国荣鼎智库专家指出,虽然德国有了新的法律工具,可以将中国企业赶出5G网络,但这要看德国政府的意愿。
虽然此前德国政府没使用IT安全法强行将中国设备踢出电信网络,但是未来依据法律将中企踢出供应链的可能性将会增加。新法律要求,德国某个部门要禁止使用中国产品时,需要与其它部门进行协商,推动禁令执行。有媒体指出,在过去,数字和经济部门害怕遭到报复,不愿阻止使用中国产品。
目前,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出台这样不友好的法律,将会让更多的德企感到担忧,抵制这个法律。德国技术贸易协会 Bitkom 表示,这个法律是有害的。
虽然欧盟希望扩大与中国的贸易,但又暗中对华脱钩。近期,发生的安世半导体事件就是一个实例。
德国出台的新法律,进一步增大了中企在德国的运营的风险。近期,欧盟商会发布的报告指出,81%的受访中企认为欧盟当前的营商环境变差,不确定性增高,但中企仍有很大的韧性。
图片来源:unsplash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