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闲谈柳如是的故事。
人目河东君风流放诞,是永丰坊底物。
(河东君姓柳,名是,字如是。钱谦益尚书姬人。尚书筑“我闻室”以居之,尝于鸳湖舟中作百韵诗以赠柳。中有云:“河东论氏族,天上问星躔。汉殿三眠贵,吴宫万缕连。瑶光朝孕碧,玉气夜生元。”又云:“纤腰宜蹴踘,弱骨称秋千。天为投壶笑,人从争博癫。”又云:“凝明嗔亦好,溶漾坐生怜。薄病如中酒,轻寒未折绵。清愁长约略,微笑与迁延。”君之风情与才艺,概可见矣。)
注:
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畔有八位歌妓才女,即大名鼎鼎的秦淮八艳: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陈圆圆、柳如是。
皆善琴棋书画,吟咏诗词,不过,前七位仅有寥寥几首诗词流传下来,而柳如是,才华最高,不让须眉,现存诗词两百多首,还有精彩的文章、尺牍。
柳如是,嘉兴人,本叫杨爱,后改姓名,字如是。源自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她丰姿逸丽,多与名士往来。写西湖,“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为人赞叹。





“永丰坊底物”,是个典故。
隋唐时,洛阳有永丰坊,其园中垂柳因白居易《杨柳枝词》中“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飞花落舞丝”的描绘而闻名,后世常以“永丰柳”暗喻怀才不遇。
名士陈子龙曾赠予柳《湘娥赋》,柳作《男洛神赋》回应,二人相恋,有过一段美好的日子。但后来陈的祖母和嫡妻高氏均不相容,被迫分开。陈子龙既是大才子,也是民族英雄。他坚持抗清,遭泄密被捕。在押往南京途中,经松江境内跨塘桥时,毅然投水以死,年仅四十岁。
其诗沉雄瑰丽,被誉为“明诗殿军”。工词,被誉为“明代第一词人”,骈文也精妙。
柳如是为此写了一首著名的词《金明池 寒柳》,哀叹身世飘零、爱情悲剧。
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迷离,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念从前、一点春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词中化用了古人的词意、典故,不难见其学问之深博。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柳如是女扮男装,前往常熟虞山半野堂拜访文坛领袖钱谦益。她写有《庚辰仲冬访牧翁于半野堂奉赠长句》,钱谦益、程嘉燧等人酬和,成为当时文人唱和的典范。
老钱非常欣赏她,以“如是我闻”之名另筑一“我闻室”以呼应其名。并陪她徜徉于湖光山色。
次年正月末,二人相别于嘉兴鸳鸯湖,钱谦益眷恋不舍,作了《有美一百韵,晦日鸳湖舟中作》,洋洋洒洒,长达千言,极尽赞美。在历代爱情诗中也算佼佼者了。
你看佳人:
柳腰纤细,宜于玩蹴鞠;身骨娇弱,荡秋千更显轻盈;上天为她投壶时的灵巧而笑;众人看她参与博戏,都被其娇憨痴癫所迷。
眼眸清亮,即便带点嗔怒也美好;神态柔和,静坐着让人怜爱;轻微病容,似酒后慵娇;总似有淡淡的清愁;微笑间,举止从容舒缓。
柳如是也有诗:
次牧翁冬日同如是泛舟有赠韵奉答
谁家乐府唱《无愁》,望断浮云西北楼。
汉佩敢同神女赠,越歌聊感鄂君舟。
春前柳欲窥青眼,雪里山应想白头。
莫为卢家怨银汉,年年河水向东流。
最终,柳大才女被这个老暖男打动了,23岁的她嫁给59岁的钱谦益为妾。入清,传有密谋复明之举。钱死后,族人索舍房产等,刚烈的柳如是竟自缢死,年仅46岁。




明人邹流绮把她列为女才子之首:予论次闺阁诸名家诗,必以河东为首。“花非花,雾非雾”,不足为其轻盈也。“玉佩来美人,朱弦弹绿绮”,不足为其和丽也。“秋菊有佳色,兰草自然香”,不足为其芳韵也。“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不足为其清遥也。“无情有恨何人见,月白清霜欲堕时”,不足为其幽怨怡怅也。
陈寅恪更不吝夸赞:河东君之作品,应推此诗(即次韵奉答)及金明池咏寒柳词为明末最佳之诗词,当日胜流均不敢与抗手,何物钱岱勋或钱青雨竟能为之乎?造此诬谤者,其妄谬可不必辨。然今日尚有疑河东君之诗词非其本人所作者,浅识陋学,亦可悯矣。
敢怀疑柳如是的诗词有枪手?你无知啊,真是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