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87版《红楼梦》薛宝钗的扮演者张莉,在社交平台发布长诗《亲爱的晓旭》,悼念好友陈晓旭,“碧海为证,白鸥为凭”的字句间,满是对故友的思念。

这是她第十余年在陈晓旭生辰当天发文悼念,这份跨越生死的友情,始于1983年那个改变两人命运的红楼剧组。
彼时的相遇充满偶然。18岁的张莉是成都战旗歌舞团的文艺兵,陪朋友去《红楼梦》试镜时,却被剧组相中,最初定的角色是紫鹃,几经周折被导演定为薛宝钗。


而陈晓旭带着对林黛玉的执念毛遂自荐,直言“我就是林黛玉”。
命运的安排让两人最终分别成为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扮演者,也让戏里的姐妹与“情敌”成了戏外的知己。

三年剧组生活,成了两人友情最坚实的底色。为贴合角色,张莉刻意增重,穿着绣花鞋苦练仪态,脚趾磨出血也咬牙坚持;陈晓旭则沉浸在黛玉的世界里,把原著诗句抄满笔记本。
休息时,性格外向的张莉会拉着沉静的陈晓旭偷偷溜出剧组买零食,藏在床底分享;敢闯敢试的陈晓旭还曾带着张莉偷骑道具马,被导演发现后一起关禁闭,两人却在禁闭室里笑作一团。


张莉后来回忆:“外人看晓旭忧郁,关起门来她比我还疯。”
这种默契延续到电视剧《家春秋》剧组,两人再续前缘。剧中,陈晓旭饰演“梅表姐”钱梅芬,张莉则饰演丫鬟鸣凤。梅表姐宛如民国版的黛玉,鸣凤则与宝姐姐角色反差很大。



后来张莉赴加拿大留学转型地产投资,陈晓旭投身商海,生活轨迹渐远,但友情却从未疏离。
张莉每次回国必先赴北京看望陈晓旭,陈晓旭再忙也会腾出时间相伴。
2007年陈晓旭病逝,张莉在加拿大得知消息时如遭雷击,她始终记得最后一面时,陈晓旭反常的拥抱和那句“再好好聊一聊”——原来那是好友最后的挽留。
此后十余年,无论身处何地,张莉总会在陈晓旭的生日10月29日和忌日5月13日准时发文悼念好友。



从早年的简短悼念到2025年的长诗,字里行间皆是牵挂。这份友情早已超越世俗,成为张莉生命中重要的情感寄托。

更难得的是,两人用演技将宝姐姐与林妹妹刻进了一代代观众的记忆里。
张莉演绎的宝钗,既有“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的雍容,又有藏在世故圆滑后的豁达通透,被红学专家周汝昌赞为“活脱脱的蘅芜君”;陈晓旭则把黛玉的敏感、孤高与诗意揉进骨子里,葬花时的凄婉、题帕时的深情,都成了无法复制的经典。


如今60岁的张莉依然优雅,社交平台上的健身照、旅行照透着对生活的热爱。每年两次的悼念,不仅是对故友的思念,更是对那段红楼岁月的致敬。


当新版《红楼梦》不断涌现,人们总会回望1987年的那个夏天,张莉与陈晓旭用三年时光打磨角色,用半生时光守护友情。
她们饰演的宝姐姐与林妹妹之所以难以逾越,不仅在于演技的精湛,更在于她们将彼此的情谊与对角色的理解融入表演。这份戏里戏外的真情,早已随着《枉凝眉》的旋律,成为一代人心中永恒的红楼绝唱。


《红楼梦》大结局中,林妹妹病逝,香消玉殒,宝姐姐则在宝玉出家后,独守空房,孤寂度日。戏外的陈晓旭和张莉,也是一个已经仙逝,一个一直单身到老,演员的人生与她们最经典的角色,性格命运相互映照,细细思量不免令人对人生产生几分怅惘与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