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社会篇章:男生的标签(吃苦)

社会篇章:男生的标签(吃苦)在当今社会的宏大叙事中,性别话题始终如同一根敏感的神经,不经意间的触动便能引发无数思考与讨论
社会篇章:男生的标签(吃苦)

在当今社会的宏大叙事中,性别话题始终如同一根敏感的神经,不经意间的触动便能引发无数思考与讨论。上周,我与一位女性朋友相约出游,原本轻松愉悦的时光,却因一场关于换手机的对话,让我陷入了对男性社会属性的深度思索。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们漫步在热闹的街头,享受着闲暇时光。不经意间,话题转到了手机上。彼时,苹果手机最新款刚刚发布,那炫酷的外观、强大的功能,瞬间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我的这位女性朋友,毫不犹豫地入手了一台 iphone17 pro max 1tb。她满脸洋溢着喜悦,跟我分享着新手机带来的种种便利与惊喜,直言女生花钱悦己,这本身就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看着她那充满活力的模样,我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毕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尽情满足自己的喜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随后,话题自然地落到了我身上。我笑着告诉她,自己目前还在用着之前的备用机——一部价值 1500 块的红米手机。这部手机已经陪伴我度过了不少日子,性能上渐渐有些力不从心,也确实到了该更换的时候。然而,朋友接下来的一句话,却如同一颗小石子,投入了我原本平静的心湖,泛起了层层涟漪。她随口说道:“嗨,你们男生换啥手机呀,有的用就好了。”

那一刻,我的笑容瞬间凝固在了脸上。虽然从某种程度来说,她说的并非毫无道理,但这句话却像一根细小的刺,扎进了我的心里,让我感到一阵莫名的不舒服。仔细想来,这种不适并非源于她个人的言语,而是背后整个社会对男性似乎达成的一种无形共识。在社会的大舞台上,男性仿佛被赋予了诸多特定的角色和使命,需要吃苦,需要努力拼搏,为了家庭、为了事业,不断奋斗;需要赚钱养家,承担起经济上的重任;需要攒钱,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好储备;需要会过日子,精打细算,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需要默默付出,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背后为他人遮风挡雨……诸如此类的要求,如同一条条无形的枷锁,紧紧地束缚着男性的脚步。

我并非想要激化男女之间的矛盾,只是客观地陈述着这一现实。也许,这就是社会风气长期潜移默化的结果,当朋友不经意间说出这句话时,它就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这种观念,如同空气一般,弥漫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至于很多人,包括男性自己,都在不知不觉中认同并遵循着。

我是一个恋旧且极度节俭的人,或许在旁人眼中,我就是那种“会过日子”的典型男性代表。时至今日,我的生活中仍保留着三件饱含岁月痕迹的旧物,它们如同三位沉默的老友,陪伴我走过了漫长的时光。

第一件旧物,是一条来自 2014 年的毛巾。那时,我还在中队服役,在中队休息室里,司务长吉亚亮购置了一批新毛巾。后来退伍时,我怀着对那段军旅生活的深深眷恋,将这条毛巾带回了家。因为它宽大且毛质柔软,我便把它当作了枕巾。十年时光匆匆而过,这条毛巾在我的频繁洗刷和使用下,早已变得斑驳不堪,破了许多洞。然而,由于我早已习惯了它的触感,习惯了它每晚陪伴我入眠,所以一直舍不得更换。每一次触摸到它那有些粗糙的表面,我仿佛都能感受到当年在中队时的热血与激情,那些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共同奋斗的日子,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第二件旧物,是一把 2021 年购买的剃须刀。当时,我一口气买了两个,一个放在北京的租房里,另一个则放在车上,以备不时之需。后来,父亲跟我说他没有剃须刀用了,我便毫不犹豫地将车上的那个拿给了父亲。而我随身使用的这个,或许是充放电过程中出现了异常,又或许是使用时间太久,如今充电总是充不进去。每次使用它刮胡子时,还没等刮完,电量就耗尽了,我只好边充电边使用,这无疑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再后来,住酒店时我顺手带回来一把手动剃须刀,它刮得倒是干净,而且不用充电,但缺点也很明显,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刮到嘴边,导致流血。即便如此,那个充不上电的电动剃须刀,我也一直没舍得更换,总觉得还能用,就不值得再花钱去买新的。在我看来,物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外观和性能,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情感和记忆。

第三件旧物,是一件 2013 年的马甲。虽然它只有在秋冬季节才会被我穿在身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出现了不少破损。然而,因为它穿着极其舒服,而且很薄,不会给我带来过多的束缚感,所以我一直没有更换它。这件马甲就像我的一位亲密伙伴,默默地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寒冷的冬日,给予我温暖和舒适。它穿在里面,不影响外观,也不影响我与他人的交往,对我来说,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件衣物,更是我对过去时光的一种怀念和坚守。

我不明白,为什么整个社会对于男性都有着这样一种刻板的标签?仿佛男性天生就应该承受更多的压力和责任,就应该在吃苦和节俭中度过一生。似乎男性自己也潜移默化地认同了这些观念,从小就被灌输着“男生就应该吃苦”“男生就需要节俭”“男生应该穷养”之类的思想。

我深知,男性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赚钱养家,为家人创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需要顶天立地,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成为家庭的坚强后盾;应该负责任,有担当,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然而,我们也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需求的个体。男性同样也需要一些关心,需要在他疲惫不堪时,有人能递上一杯热茶,说一句温暖的话语;需要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有人能与他一起分担,给予他支持和鼓励;需要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喜好时,能够得到理解和尊重,而不是被一味地要求节俭和克制。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倡导性别平等,希望打破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梦想。对于男性而言,我们不应该被那些无形的标签所束缚,而应该在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能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追求属于自己的快乐。因为,只有当男性也能得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或许,改变这种社会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个细微的举动开始,摒弃那些对男性的刻板要求,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打破性别偏见的枷锁,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平等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2025年10月30日 周四 13:02 乙巳蛇年 九月初十 于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清华大学南门科建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