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新农人姜佰玲 从“低头种地”到“抬头看路”的学用贯通之路

长春市双阳区的姜佰玲于2010年怀揣反哺乡梓之志,与爱人返乡创立了长春市绿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过十五年深耕奢岭街道东营

长春市双阳区的姜佰玲于2010年怀揣反哺乡梓之志,与爱人返乡创立了长春市绿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过十五年深耕奢岭街道东营村,将55亩荒土蜕变为市级农业诚信示范企业,所育葡萄荣膺长春市“神农杯”名优农产品,以躬身实践诠释新时代农人担当。

图为: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专家团深入姜佰玲的企业跟踪服务

学用贯通 破茧化蝶

早在2016年,姜佰玲就开始参加长春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班,未曾想这竟成为她事业的涅槃起点。“教室里的草莓无土栽培模型,比我们田里的个头大两倍!”新技术带来的震撼让她如饥似渴。此后九年,她在农广校系统学习有机种植、市场营销、产业链管理、电商等课程,写下来的笔记摞起来足有半人高。最让她珍视的是,通过这个学习平台结识了数十位农业领域的专家和优秀同学。“特别感谢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提供的平台,让我实现了从低头种地到抬头看路的快速成长。”姜佰玲感慨地说。

盛夏清晨五点,温室里已蒸腾着豆粕发酵的醇香。姜佰玲轻抚着樱桃树干解释:“这是我们的'营养餐',一棵树每年要吃200斤农家肥。”在这片坚持“三零”原则(零化肥、零除草剂、零催熟剂)的净土上,瓢虫是治虫卫士,葡萄沉淀出自然的糖霜。园区如今孕育着十大类果树、数十种特色蔬菜,年产出有机果蔬20万斤。当消费者捧着自带果粉的草莓赞叹“吃出了童年味道”时,她总是微笑:“土地最懂回报真心。”

带富之行  众手采春华

沿着挂满桑葚的观光长廊行走,处处可见姜佰玲的“共富密码”:六十岁的王大娘正在教游客辨别成熟的油桃,“以前守着两亩玉米地叹气,现在当采摘指导员年入三万”;返乡创业大学生李同学承包了园区两栋温室种葡萄,“姜姐免费教我疏果技术,去年增收八万元”。十四年来,园区累计用工超8万人次,为周边村民创造百余个岗位,带动200余户年均增收万元。更将70万株优质种苗输送到周边农场,推动奢新公路沿线形成绿色产业带。

暮色中的温室里,姜佰玲抚过葡萄藤蔓细数感悟:“土地教会我三个道理:第一,有机种植是留给子孙的绿色银行;第二,共富路上一个乡亲都不能少;第三,创新是农业永恒的课题。”望着冷链车满载草莓驶向市区,她掏出笔记本勾画新蓝图: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青少年自然教育营地、有机种苗共享平台。“乡村振兴就像交响乐”,她指向晚霞中连片的温室群,“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音符。”

月光洒在挂霜的樱桃树上,冷藏库里新育的蓝莓苗正悄然抽芽。账本扉页那句“让土地流蜜,让乡亲含笑”,正是这位大地女儿用十五载光阴写就的赤子宣言——在黑土地上播种希望,于春风里收获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