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伪劣商品;遇到老弱妇孺买货、就抬高价格;坑蒙拐骗;谎报价格,或先价格模糊、顾客买下之后抬高价格;交易之前,“一人一个价”,想方设法“多报价”,结算的时候,以各种理由、多算钱;看见顾客想买,就提高价格;缺斤短两、以次充好;如果是医院或车辆维修,故意说这也病了、那也坏了,希望“多赚钱”······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想必许多人遇到过;然而,当我们做生意,也许也犯上述“毛病”。
1、如此这样“坑骗”,顾客吃了亏、再不来买了,失去了“回头客”。只有大量的“回头客”、固定客流,生意才能做好、做下去。反之,慢慢地就倒闭、关门。
2、有可能与顾客发生矛盾、冲突、打斗、甚至“人命案”。这样的纠纷矛盾、太多了,时常能看到、见闻到。这也是人之常情,顾客“吃亏了”,心里自然不高兴,往往引发矛盾冲突。
3、商业“名声”坏了。“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顾客吃了亏、发生各种冲突,是会“传出去”的、一传十十传百,“名声臭了”,结果没有顾客上门,只得倒闭。相反,如果是“善名”、“好名声”,也会“传出去”,就引来更多的顾客了,顺理成章就赚钱了。
4、店、作坊、工厂、公司,只会走向自己造成的倒闭。如果是生产和消失伪劣、不达标商品,服务态度不好,只想着“占便宜”,搞一些“套路、卖货局、销售陷阱”等等;也许从“暂时”、“眼前”,是骗了几个人、多赚了几个钱;但从长远看,等于服“慢性毒药自杀”。即“占小便宜,吃了大亏”;最后,持续不下去了、而且是“必然”做不下去,注定是黯然倒闭。
5、成为“坏人”、贴上“奸商”的标签。进行坑蒙拐骗、不正道经营,意味着道德的失去、沦丧,被公众唾弃;就像那些“恶人”,被“千夫所指,万夫所骂”。自古以来,人们对没有道德人格的坏人恶人,是没有好的评价。一个人,一旦成为“反面人物”,就算骗了几个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6、从“阴阳”角度,干下坏事、就有相应的“因果”。虽然坑骗了一点钱,沾沾自喜;然而,占的便宜、都会加倍还回去;往往要遭受灭顶之灾、吃大亏、受大损失;最后,占小便宜吃大亏,还是自己倒霉,损失比坑骗那点钱、不知多了多少倍。
7、如此“犯罪式经商”,必然导致失败、倒闭;没有赚钱生意,打工也难,慢慢地就走向“犯罪道路”,偷、抢、诈骗、绑架、贩毒等等;就是万劫不复的牢狱之灾。

相反,“诚信经营”,好处益处是很多的:
1、顾客还会来买。顾客觉得这人挺好的、货物也好;这样,客流就源源不断,自己也就赚钱了。
2、名声很好。顾客回家里、或其它方式传播,说这人是好人、买卖公平;“好名声”,意味着生意兴隆、带来更多的顾客,也就顺理成章赚钱了。
3、不致和顾客发生矛盾冲突。“买卖”导致的纠纷冲突,很多是因为不“诚信经营”、“坑骗顾客”;如果不那样,自然就没有那些冲突了,还能和顾客成为“好朋友”。做生意,能避免冲突纠纷,就是无形的财富,也就慢慢地天然赚钱了。
4、能让生意做大。诚信经营,生意越来越好、钱越赚越多,有意无意生意就扩大了,不是以前那个小规模。
5、能避免那些商业违法行为。违法了、犯法了,就是接受法律的严惩;虽然有的时候“躲过去了”,但那是“侥幸”而已;智者告诉我们“不要有侥幸心理”。
6、万事“有因就有果”。坏事,是恶果;好事,就是善果;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就是“好事”、“好人”,收获的就是“善报”。这个“善报”,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生意成功、赚钱很多”。如此,为什么不多“种”些“善因”呢?
7、诚信经营,不仅能实打实地赚到钱,还能带来其它领域的成功、福报;比如:子孙兴旺、家庭和睦、无重大灾厄、社会赞叹、美名流传等等。
诚信经营、买卖公平与相反的坑蒙拐骗、缺斤少两,还有很多各自的好处益处与坏处恶报。
总之,“做生意”是个“做人”的过程,里面贯穿着“人格、道德”,而不是像常说的“奸商、诈骗、无奸不发”,这是“反面的、负面的”;尤其作为个不甘平庸沦落的年轻人,更应该走“正道、大道”,而不是作茧自缚、自取败亡。
关键就是:诚信经营、童叟无欺、明码标价、买卖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