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俄高官带队访问越南,要赶在年底前敲定核电项目

带着普京的嘱托,俄罗斯三号人物启程访问越南,要赶在年底之前,跟越方敲定一件合作大事。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对越南展开访

带着普京的嘱托,俄罗斯三号人物启程访问越南,要赶在年底之前,跟越方敲定一件合作大事。

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对越南展开访问

就在近日,俄方公布消息称,应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的正式邀请,俄罗斯权力中心的三号人物、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率领一支代表团抵达河内,对越南开启为期三天的访问。

此次访问的核心任务,便是通过俄越议会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推动双方在年底前敲定包括核电站建设在内的多项关键合作。

而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都离不开普京对俄越关系的顶层设计。

沃洛金此次访越,绝非普通的议会外交互动,而是对普京战略嘱托的精准执行。

这份嘱托的来源既有历史铺垫,也有现实需求,更有机制层面的明确授权。

去年6月份,普京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还记得去年6月份,普京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时,便已敲定 “能源优先合作” 的总体框架。

当时他明确提出要帮助越南构建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核电站建设被列为双方合作的核心议题之一——这成为沃洛金此次访越的 “历史嘱托”。

而从现实需求来看,西方对俄实施多轮制裁后,俄罗斯亟需在东南亚找到稳固的战略支点。

越南作为该地区的重要经济体,既是俄能源出口的潜在市场,也是俄罗斯突破西方孤立的关键伙伴;

此前2025年初,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访越时,已与越方就核电项目的技术框架达成共识。

而沃洛金的任务,就是通过议会层面的沟通,为项目落地提供立法保障,解决投资保护、项目审批等制度性障碍,完成 “立法落地” 的现实嘱托。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访问越南

而俄越之所以急于在年底前,敲定核电站建设协议,本质是双方需求高度契合下的 “双向奔赴”。

越南的能源焦虑,与俄罗斯的技术优势,形成了互补,而时间窗口的紧迫性,则让这场合作容不得拖延。

对越南而言,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当前越南电力结构中煤炭占比超过40%。

为了解决电力缺口,越南政府明确提出,要在2030年后实现核电商业化运营,到2050年让核电成为电力供应的重要来源,而俄罗斯则是越南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合作伙伴。

可以说,这场围绕核电合作的访问,还在悄然搅动着东南亚的地缘格局。

俄罗斯建造的核电站

俄越之间越走越近,让美国的 “围堵计划” 遭遇新的挑战,而越南的 “平衡术” 与俄罗斯的 “突围算计”, 则共同塑造着合作的走向。

对美国而言,俄越合作的深化正戳中其三大焦虑点:2023年美越刚升级为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越南80%的武器装备仍依赖俄罗斯;

如今,越南在能源领域再向俄罗斯倾斜,让美国担心其在东南亚的战略影响力被稀释;

再加上俄越本币结算占比已近60%,若核电项目采用本币支付,将进一步冲击美元在东南亚的货币主导地位。

美元霸权

面对这种局面,越南展现出典型的 “竹子外交” 智慧:

公开场合强调 “俄越传统友谊”,私下里却避免提及军事领域联动,核电项目的推进也保持低调,既不刺激美国,也不冷落俄罗斯。

而俄罗斯则借此次合作实现 “双重突围”:一方面通过越南打入东南亚能源市场,对冲西方对俄能源制裁的影响;

另一方面,沃洛金在访越前一个月刚访问朝鲜,与朝方就航天、经贸合作达成共识。

此次访越相当于构建起 “东北亚—东南亚” 的战略合作链条,进一步拓宽了反制西方围堵的空间。

沃洛金在访越前一个月刚访问朝鲜

从普京的战略规划,到沃洛金的实地攻坚,俄越赶在年底前敲定关键合作的过程,既是两国应对自身发展需求的务实选择,也是全球地缘格局变化的缩影。

对越南而言,核电站建设能缓解能源焦虑,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对俄罗斯而言,合作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能巩固在东南亚的战略支点;

而对西方而言,这场合作意味着其长期推行的 “孤立政策” 再次失效。

特朗普第一届任期内曾访问越南

随着2025年底的临近,俄越核电协议的签署已进入倒计时,这场承载着普京嘱托的访问,不仅会为俄越两国关系写下新的篇章,也将为全球南方国家深化合作提供新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