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造价师备考其实并不是特别难于登天的事情,关键在于人是否真的用心下来备考。像我自己本身并非什么学霸,也没有网传那种“复习十几二十天轻松过关”的实力。在我看来备考一级造价师更像是,一场实打实的久战。每天至少学3小时,周末雷打不动6小时学习时间,就连国庆这样的长假,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看书、刷题。查分那天,手都是抖的,没想到一次过了四科,那种激动和踏实感,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 才懂。下面把我的经验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这一科整体难度不高,复习的方法很简单:前期先系统听一遍课,对整体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然后再精学重点章节。第二章的资金时间价值和第三章的网络计划,需要花多一些时间反复练习掌握牢固。记得每学一个知识点,最好都在讲义或者教材上自己画图、标注,连那些被认为不重要的细节也不放过。计算题一定要动手写完整过程,不能只在心里想。每做完一道题, 把四个选项对应的知识点都翻书复习一遍,错题更 是反复重做,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那些概念和计算依然很容易混淆。为 了攻克这些难点,每学完一章就自己整理思维导 图,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体系。计算题部分,尤其是总投资构成、工程量计算规则,最好每天都去《造价师刷题》这个题库里面抽时间练习。做题时不跳步,一步一步写清楚,这样考试时即使紧张也不会乱。这一科和案例关联紧密,学好了后面会轻松很多。
计量是花精力最多的一科,几乎能占我们一半以上的的时间。备考前期先快速听一遍课,把听不懂的地方标记出 来,第二遍边听边做笔记——几乎是“抄书”,虽然 方法很笨,但真的帮助记忆。重点攻克第二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尤其是第五章的计算规则,每天早 起背两三页,坚持了学下去效果很明显。平时通勤、做家务的碎片时间,就去《造价师刷题》题库里面刷题练习,能够强化巩固记忆。
案例备考期间最好听两遍课,第一遍打基础,第二遍强化理解。特别是对于小白来说,光听懂不够,还得动手算。要把教材例题做遍,还要额外刷了题库里面的真题和考前电子押题。每天固定练习第一题和第四题,训练答题速度。考试时,改变答题顺序:先做最后一题(40 分),尽力保证全对,然后再按顺序做前四题,每道题先做前两问,难的放到最后。哪怕不会,也把公式列出来,分步计算,能拿一分是一分。
很多人都是在职备考的,在工作、生活、家庭、社交各方面都得平衡,其实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就是“规划+执行”。无论时间如何尽可能规划好后强制执行,时间过于紧迫就保二争三、保一争二都可以视情况来定。
像我是这么安排时间的:
早上:背诵计量知识点或案例公式(7:00~8:00)
中午:去题库刷50-100道选择题(12:00~13:00)
晚上:主攻重点章节+做题,提前一天规划好第二天要学什么,避免浪费时间纠结。(20:00~22:30)
周六全天学习(6小时),周日灵活安排4~6小时。
周六一般是:上午案例计算(2小时),下午计量背诵(3小时),晚上做套题+复盘(1小时)周日会适当放松,下午出去跟家人逛街吃饭2-2小时,留出足够时间复习之前学习的。
长假安排:国庆这种长假,我基本拿出5天全天学习。不是死读书,而是分时段:上午3小时、下午3 小时、晚上2小时,学完一个模块就休息20分钟, 长假特别适合攻克难点。
碎片时间利用:每天的通勤时间、午休时间、上班空闲时间等都可以用来刷题,这些碎片时间每天加起来居然有1~2个多小时,长期坚持效果惊人。
心态调整备考是长期孤独且煎熬的,有时也会遇到知识点背了又忘,刷题正确率上不去的情况,有时会导致有点气馁。但千万别放弃遇到问题就去解决,该翻教材翻教材、该看网课看网课,一页一页、一节一节慢慢来。最重要的体会是:完成比完美重要。不要因为某个章节学不会就卡住不动,先往下学,后面再回头攻难点。
心态要学会自我调整,累了适当的放松但千万不要放纵,坚持努力就备考这段时间,熬过去其实就好了。当你走出考场的那一刻你会发现一切努力其实都值得,毕竟我们曾为了一个好的事情为之付出了努力,无论结果如何这过程依然让人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