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跟普京隔空争吵,但是特朗普总是喜欢捎带手把中国给带上。9月30日,特朗普在向一众美国高级将领发表讲话时突然说道,美国的核潜艇领先俄罗斯和中国25年,俄罗斯排在第二,中国排在第三,然后再过五年就会追平美国。
特朗普的这番说辞明显是给在场的美军将领听的,他的意图应该是激起美军的戒备之心。他说,美国的核潜艇技术领先25年,这究竟是信口雌黄还是真的有依据呢?目前的核潜艇技术究竟哪家最强?核潜艇领域技术的强弱又是通过什么来比对呢?

先来看去年秋天的一则新闻,美国海军的“海狼”号攻击核潜艇去年10月份曾经到访日本的横须贺。当时国内的媒体曾以“警惕”等字眼予以报道。为什么对一艘潜艇如此之重视?这就不得不提到核潜艇的性能,以及具体是通过比对什么来区分强弱了。
潜艇的最大特点是隐身,核潜艇的最大优势则是通过来无影去无踪的能力,对敌人实施毁灭性的核打击,而且还要尽最大可能的让敌方找不到核潜艇的具体位置。一艘潜艇要在水底保持隐身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在航行的时候发动机产生的声音很低,不会被敌方侦测到。而在技术层面,这一点实现的难度恰恰很大。

核潜艇的发动机在水下运转的时候,机器自身会产生巨大的噪音,而且搅动水体又会进一步放大这种噪音。只要稍微运用一些技术,就能够通过水下的情况侦测到核潜艇的运行位置。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还在几十年前,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就设想过一种技术,通过对核潜艇搅动水流的侦测,精准预测到核潜艇的行进路线。
有人肯定会说,既然担心被敌方侦测到,那只要让核潜艇尽量下潜不就行了吗?潜艇下潜的越深,自然也就越安全。不过这也恰好涉及到了第二个难以攻克的技术,下潜的难度比降低核潜艇发动机的噪音还要大。

核潜艇是在海洋中运行的,海水则拥有超强的压力,在下潜到一定深度之后,潜艇整体将难以抗衡巨大的压力,也就是说不能够无限下潜。如果超过极限的话,再坚硬的核潜艇也会被海水从三维立体压成二维平面。
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是历史上核潜艇确实出现过类似的事故。苏联时期的一艘核潜艇,就曾经因为下潜等因素在海底发生爆炸。所以,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很早就都在研究下潜能力,下潜的深度越深,代表着技术越先进,核潜艇自然也就更安全。

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了核潜艇的两大特性,一个是降低噪音,一个是尽可能的下潜。如果这两项技术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那就意味着该国的核潜艇发展达到了最高水平。而在这一方面,特朗普确实没有信口雌黄,美国的核潜艇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确实处于领先。
以美国的海狼级核潜艇为例,这一类型的核潜艇可以轻松下潜到500米以下,甚至能够下潜到600米以下,这比常规潜艇下潜三四百米的程度要高出将近一倍。

除了下潜很深之外,美国的核潜艇静音性能还超级好。海狼级核潜艇外部采用了消声瓦,内部则采用了减震浮筏,这就使得声呐很难探测到它的存在。
除此之外,海狼级核潜艇还具备特种作战的能力。在潜艇的外面可以挂载小艇设备,潜伏到他国的近海,然后再把小艇释放出来,执行特种作战任务。而且核潜艇本身也可以进行水下窃听、搜集情报等工作。

那么,我国和俄罗斯的核潜艇,难道真的就比美国的核潜艇整体性能差吗?
下潜能力曾经是世界第一核潜艇这种作战武器在冷战时期的技术发展最为集中。美苏两国在全世界争霸,为了压对方一头,更为了不让对方侦测到自家的潜艇,两国的技术人员可谓殚精竭虑。

美国想出一切办法来降低潜艇发出的噪音,苏联就绞尽脑汁研究如何让核潜艇下潜更深。在这方面,苏联确实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一般的潜艇最多只能下潜五六百米,如果能够下潜到七八百米以下,技术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
而苏联的核潜艇下潜深度一度突破了1000米,历史上研制的核潜艇最大的下潜深度达到了1250米,这就是苏联当年研制的“共青团员”号核潜艇。虽然突破了极限值,但苏联很快就意识到,下潜太深,实战意义也会减弱。因为当潜艇下潜到六七百米以下的时候,实际上就可以隐藏自己的行踪了。

除此之外,潜艇作为机器设备可以下潜的很深,但是潜艇内部的官兵作为人类则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核潜艇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对士兵的身心来说都是极其严重的考验,下潜太深,未知性风险就会更大。而在实际层面,苏联的“共青团员”号核潜艇因为事故已经毁损。
所以,在下潜深度方面,苏联后来并没有继续深入研究。到了俄罗斯时期,核潜艇的下潜能力大致维持在400多米到500多米之间,整体上和美国的技术持平。

俄罗斯目前服役的核潜艇“北风之神”个头很大,和其他国家的核潜艇比起来简直是独树一帜。更早的“台风”级核潜艇实际上更大,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2.65万吨,曾经创下了战略导弹核潜艇排水量的世界纪录。
另外一个明显的区别是,美国的核潜艇是单壳体设计,俄罗斯的核潜艇则是双壳体,也就是在内部又增加了一层外壳,这样一来,潜艇可以下潜更深。而且双层外壳能够起到很好的隔音效果,潜艇在水下更难被声纳探测到。

所以整体来看,俄罗斯的核潜艇块头很大,而且其主要的活动海域在北冰洋地区。坚固的艇体结构,还可以让核潜艇轻松突破冰层,最关键的是,在发射导弹的时候一定要能够做到破冰发射。
这样对比来看,特朗普说美国的核潜艇技术领先25年恐怕就是言而不实的了。虽然美国核潜艇技术整体具备很大的优势,但是和俄罗斯的核潜艇比起来,两者的差距并不会这么大。

最关键的一点来了,我国的核潜艇技术究竟处在什么样的水平呢?
第一代核潜艇下潜深度就达到了300米我国的核潜艇和美俄之间的技术有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并非像特朗普所说的差距如此之大,因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其下潜深度就达到了300米。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是从上世纪80年代进行深潜试验的,距已30多年。

1988年春天,第一代核潜艇正式进行深潜试验。当时的那艘潜艇内一共有130多名艇员,另外还有50多名军地参试人员,将近200人的队伍向着深海潜航。
潜艇很快从100米下潜到200米,等到下潜到230米时,潜艇内部出现了渗水,而且因为巨大的压力,还陆续发出了各种声响,有些区域的支撑角钢甚至出现了弯曲,从侧面说明海底的压力之大超出人的想象。

潜艇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下潜,到了300米,达到新的深度以后,潜艇内终于不再发出怪响,漏水的情况也没有加剧,这就意味着潜艇能够承受这一水深的压力。最终的下潜记录是302米,这也是当年我国核潜艇能够下潜的最大深度。
但是请注意,这是我国的第一代核潜艇的下潜深度,距今已差不多快40年了,而这中间,我国的核潜艇还在继续发展和更新换代,无论是下潜深度还是潜艇运行时的噪音问题,在技术上都有了长足发展。

由于没有确切的数据,目前外界普遍的推测是,中国的核潜艇下潜深度大概维持在400~500米左右,如果极限下潜的话,可能达到500多米。整体上来看,这一水平和美国核潜艇的下潜深度有一定差距,但是也基本持平。
而且请注意,核潜艇的极限下潜深度并非核潜艇常规执行任务时的下潜深度。也就是说,日常的核潜艇执行任务,其下潜的深度只维持在常规水平,并不会刻意下潜那么深。因为不管技术多么先进,现在的核潜艇也难以长时间承受那种压力,最为关键的是,潜艇内部的官兵也承受不了。

按照国外一些军事人员的分析,中国的潜艇技术水平确实不及美国。这是因为中国的潜艇大多是围绕南海水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的,而南海地区属于较浅的海域。
相比之下,美国在上个世纪就跟苏联在全世界争霸,他们的核潜艇技术主要围绕远洋海域来展开,而且发展时间较早,整体的水平自然优于中国。不过,外媒也坦言,这种局面正在加速改变。

按照外媒的说法,我国正在海南岛投资扩建海军基地,其中的榆林基地过去5年时间新增了5个码头,我国最大的战略核潜艇094型也就是晋级,未来有可能会全部部署到新的基地。
这一类型的核潜艇可以搭载12枚核弹。因此按照美国人的推测,中国的核潜艇技术乃至整个造船业都在急速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动不动就说中国的造船业是最大的威胁。

不过,特朗普一方面渲染中国威胁,另一方面又在极力表示美国的核潜艇技术具备优势。这种说法看起来矛盾,实际上正是特朗普想要给美国的造船业注入活力。
结语所以综合来看,特朗普所说的领先25年的技术并没有像他宣称的那么厉害,虽然有差距并没有这么大,而且双方之间的技术差距正在急速缩小。

美国现在更害怕的不是我们的追赶乃至超越,而是他们的衰退,尤其是造船业整体上的衰退,因为这会影响到美国核潜艇技术乃至其他军舰建造技术的发展。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特朗普才会满嘴跑火车,一方面当着高级将领的面吹嘘美国的核潜艇技术如何如何领先,另一方面又试图发出警告,让将领们明白中国在技术上的赶超,只在几年时间就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