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农民工37万劳务费悬置十余年,多方证明难解困局

引言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农民工黑来曲布带领60余名工友,在天星电站扩建项目中投入886.5个工天,却因项目纠纷至今未获劳务

引言

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农民工黑来曲布带领60余名工友,在天星电站扩建项目中投入886.5个工天,却因项目纠纷至今未获劳务工资及材料费等共计37万余元。尽管多次向地方部门反映并提交多项证明材料,问题始终未解。他们为何陷入这场长达多年的维权拉锯战?

一、备案起步:电站项目几经变更,施工一度推进2007年,天星电站由马边银洪磷矿经营部备案,后业主变更为成都罗祥能源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至2011年间,项目基于解决当地饮水灌溉问题启动施工,并陆续获得税务、国土、经信等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确认项目处于“办理手续中”或“待完工后补办手续”,未明确标注停工。

二、争议焦点:水库建设是否影响电站?2023年,芦稿溪水库开工建设。马边县经信局在2025年回复中称,水库建设与天星电站未能建成无关,指出电站早年因施工方案变更被责令停工,且无文件证明项目转让至黑来曲布名下,因此不予支持赔偿。但农民工方认为,政府在水库规划后仍批复电站手续,且水源被截用,直接影响电站运行,造成经济损失。

三、维权历程:十余年奔波,多方回应未落地自2013年起,黑来曲布多次向县政府、政法委等部门反映问题。据其称,当时政法委曾表态“不能让农民工吃亏”。2025年3月,黑来曲布向马边县人民政府提交行政复议申请,请求撤销经信局不予支持的回复,并重申37.9万元的赔偿诉求,包括劳务费、运输费及办证支出。

四、核心矛盾:文件连贯性遭质疑,农民工权益谁保障?农民工方指出,地方部门的回复与早年出具的多项证明在时间线和事实认定上缺乏连贯性,且电站施工未明确设限。他们强调,劳务工资是“血汗钱”,并非无理索求,而是基于实际工作与投入,呼吁上级部门介入核查。

结语十余年风雨维权路,这群农民工辗转于各部门之间,从青壮走到中年,付出的不仅是37万余元的劳务费,更是无法计量的时间、精力和一次次燃起的希望。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与多年维权额外支出,当年这笔款项的实际价值已远超当初。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保障农民工权益,但如何让纸面的承诺化为现实,仍是基层治理亟待破解的课题。他们的等待,不仅关乎一笔血汗钱,更关乎法治尊严与劳动尊严的最终抵达。

免责声明:本文严格遵守平台发布规则,隐去敏感信息,仅作客观陈述。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