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2025年9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对外发表的一次公开讲话中,再度提到美国计划重返阿富汗,并夺回其在阿富汗的战略基地——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这一突如其来的言论令外界感到震惊,尤其是在美国与塔利班就阿富汗撤军达成协议后,特朗普的这一主张似乎与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背道而驰。
特朗普的言论并不单纯针对阿富汗本身,而是在全球大国博弈中为美国重塑战略地位的尝试。他强调,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曾是美军驻阿富汗的重要军事枢纽,更在于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特朗普明确指出,从该基地起飞,飞行时间不到一小时便可到达中国的核武器生产基地。他并没有详述此举的具体意图,但通过将中国纳入讨论,特朗普显然是在传递一种信息:美国必须以任何可能的方式,确保自己的军事优势,并且监控中国的战略行动。
这种言论背后,实际上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深深忧虑。近年来,美国在科技、军事和经济领域与中国的竞争日趋激烈,特朗普这一主张的提出,可以视为其在为即将到来的“冷战2.0”中积蓄力量。在特朗普看来,阿富汗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对中国的威慑力,能够为美国提供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制高点”。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被誉为“亚洲十字路口”,它不仅是中亚、南亚和中东之间的交汇点,也是一个影响着周边地区安全和稳定的关键国家。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作为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枢纽,长期以来承载着美军在该地区的战略任务。其所在的巴格拉姆地区距离中国的西部边疆仅数百公里,战略上接近中国的新疆及其他重要区域。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不仅能够为美国提供重要的情报和后勤支持,还能有效牵制中国的战略行动,尤其是在中亚和南亚地区的扩展。
对于中国来说,阿富汗的稳定至关重要。阿富汗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还关乎中国对能源供应链的保障。中国通过阿富汗与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合作,可以有效连接中亚市场,并确保能源通道的畅通无阻。因此,阿富汗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对中美之间的博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特朗普提出的重返阿富汗的计划,阿富汗政府立刻表态坚决反对。阿富汗外长穆塔基公开声明称,阿富汗人民绝不接受任何外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并强调“美国不能在阿富汗的任何地方保持军事存在”。这一回应可见阿富汗政府对国家主权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外部势力干预的强烈排斥。
特朗普重提阿富汗问题的另一层深意,是对中国的战略施压。在中美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美国不断在科技、经济以及军事领域加大对中国的制约,特朗普试图通过阿富汗这个话题,引发对中国的焦虑。特朗普在提到阿富汗时,指出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距离中国核武器基地仅一小时航程,这一表述无疑是在利用“中国威胁”这一话题煽动美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特朗普认为,这样的言论能够让美国选民感受到自己所面临的“外部威胁”,从而推动其政策的合法性和支持度。
然而,特朗普的这种策略并不简单。虽然巴格拉姆基地与中国的核基地距离较近,但中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布局已经远远超出了美方的预期。
特朗普的这一系列言论,实际上也暴露了美国在阿富汗的战略疲态。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介入已持续二十年,投入了巨大的军事和财政资源,但最终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随着美国从阿富汗的撤军,拜登政府面对着如何应对阿富汗局势的复杂挑战。特朗普提出的重返阿富汗,不仅缺乏实际可行性,更面临着国际社会和阿富汗政府的强烈反对。
特朗普对阿富汗的再度提起,并非单纯为了重返该国,而是通过这一议题,试图转移美国国内对中国崛起的焦虑。他通过炒作“巴格拉姆基地的战略意义”以及“中国威胁”,来制造舆论压力,试图为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布局创造有利条件。然而,这一提案的现实可行性几乎为零。阿富汗的局势已发生变化,该地区的战略意义也早已超越了美国的期待。特朗普的言论,反映了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深深焦虑和不安,而这种焦虑将继续推动中美在多个领域的竞争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