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赵云妻子之谜:从马超之妹到平民发妻,野史中埋藏着怎样的传闻?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赵云赵子龙,常山真定人,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三国人物了。他一生纵横沙场、当阳救主,被赞为“一身都是胆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赵云赵子龙,常山真定人,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三国人物了。

他一生纵横沙场、当阳救主,被赞为“一身都是胆”。演义和评话中的赵云更是被神化不少。

可正是这样一位名将,在正史中却几乎未见其妻室记载。罗贯中笔下他英姿飒爽,却从未提他娶了谁、爱过谁。难道赵云真如民间所说,终身未娶?还是历史有意隐去了什么?

笔者翻阅诸多杂史、笔记方志,甚至地方传说,才发现赵云的婚姻并非无迹可寻。

传闻一:马超之妹马云騄?

有一则流传颇广的说法,出自民国周大荒所著《反三国演义》。此书虽为演义,却影响深远。书中设定了一位虚拟角色——马云騄,为马超的妹妹,自幼习武、英气逼人,后嫁给赵云,二人英雄配巾帼,堪称佳话。

虽是小说家言,却并非全无依据。马超与赵云同属蜀汉大将,年龄相仿、地位相当(赵云官职虽小,但也是蜀汉的核心人物),若结为姻亲也符合当时门阀联络的常态。

更有人推论,正史中赵云和马超共同参与汉中之战,私下若真有亲属关系,也不无可能。可惜的是,陈寿《三国志》对此只字未提,裴松之注也未见著录。

这段“政治婚姻”虽浪漫,却更像后人一厢情愿的虚构之想。

传闻二:赵范之嫂樊氏?

《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写了一段有趣的情节。赵云攻取桂阳,太守赵范有意攀附,主动提出将其寡嫂——樊氏许配给赵云。书中形容樊氏“有倾国之色”,子龙却厉声拒绝:“吾岂肯做此乱人伦之事?”

演义固然精彩,但这段故事并非完全虚构。《三国志》裴注引《云别传》确实提到赵范嫁嫂一事,而赵云拒绝的理由是:“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

赵云表达的意思很明确了:你赵范是不是真投降还难说,天下女子多得是,何必此时谈婚论嫁?

可见,樊氏历史上确有其人,赵云与她有过一段“未成的姻缘”。但要说她最终成为赵云妻子,则缺乏根据。反而凸显了赵云谨慎、重义的特质。

传闻三:平民发妻与后世族谱

除去以上两段“知名绯闻”,更靠谱的说法来自一些地方族谱和民间立庙碑记。

例如河北正定、四川大邑等地,历来有祭祀赵云的传统。一些赵氏后人藏有晚清所修族谱,提到赵云原配为“李氏”,出身普通农家,早年间病故,未留下子嗣。

另有一说来自明代《桂阳先贤传》,称赵云后来娶有一妻,为蜀中民间女子,姓氏不详,生下二子赵统、赵广。此二人于《三国志》中有传,均承父业入朝为官。

虽无法确证,但这类记载往往依托地方记忆,比小说更值得留意。英雄的婚姻,未必如演义那般轰轰烈烈,可能只是乱世中一段平淡相守。

结语

有人说,陈寿写《三国志》惜墨如金,尤其对武将家室多有省略。关张马黄赵合为一传,总共才几千字,哪还写得到妻子儿女?

更深一层看,汉末三国时期,士族高门婚姻往往具有政治意义。如夏侯渊、张飞家族的联姻,孙权与周瑜的姻亲,皆明显带有结盟色彩。而赵云出身寒门,早期追随公孙瓒,后来才转入刘备阵营,虽受信任却始终未入权力核心。他的婚姻不具备政治符号的用途,因此被史笔轻轻带过,也不难理解。

赵云的形象,早已超越史实,成为忠勇与完美的象征。

大众渴望知道他的一切,包括爱情,这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民间以想象补全了历史——或许以名门之女,或归于朴素的民间夫妻。所谓英雄配美人,大抵如此。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云别传》《反三国演义》及地方志杂记)

诸位看官,在你看来,赵云更像是一个不近女色的完人,还是也有寻常男子的儿女情长?

欢迎评论区煮酒论英雄,友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