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以“人工智能——智能交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智能交通大会在海南海口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汇聚了国内外智能交通领域专家学者、政企代表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适逢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与“十五五”规划开局关键节点,大会成为智能交通领域技术革新与产业融合的重要里程碑。

权威发声:政策引领与全球视野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强调,当前交通运输行业正加速推进一体化融合、智慧化升级、绿色化转型和安全化提升。发展智能交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重塑产业形态的战略抓手。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海南省人民政府及交通运输部领导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海南作为自贸港建设前沿,将重点发展智能港口、智能航运、智能路网和智慧民航,推动北斗导航、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热带海岛特色的智能交通示范带。国际智能交通组织负责人通过视频致辞,美国、欧洲、日本等协会代表对大会表示祝贺,著名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伦理与全球治理的前沿思考。
技术突破: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教授在《智能交通技术与展望》主题报告中指出,未来交通系统将呈现三大智能化方向:提升运载工具智能化水平,实现交通要素高效协同;推进基础设施数字化,支撑自动驾驶可靠运行;推动系统从人工干预向自主协同演进,实现系统级智能跃迁。大会期间,2025年度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举行,表彰了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推广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全体大会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大连海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机构专家围绕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建设、智能航运新纪元、交通能源融合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产业赋能:创新平台与生态构建大会设置高层论坛、全体大会、“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创新发展大会等主论坛,以及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公路、空中交通等专题论坛,涵盖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交通大模型等前沿领域。海南数智交通岛研讨会聚焦自贸港智能交通产业招商,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创新挑战赛吸引全国145支队伍参赛,围绕海上自主航行、多源信息协同、空地协同配送等场景展开竞技。广西交科集团展示自主研发的交通大模型,推动公路养护、运营、防灾减灾领域的规模化应用;青岛海信网络科技提出“从项目交付走向价值共生”的智慧交通转型方向,强调以技术创新打造交通智能体,实现与客户共同进化。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程的交汇点,本次大会以人工智能为引擎,加速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国智能交通正迈向全球领先的新征程,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