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麦肯锡2025年AI报告:88%企业涌入AI赛道,仅6%尝到真实红利

当AI从“锦上添花”变为“基础配置”,企业如何跨越从试点到盈利的鸿沟,成为这场技术革命的关键考题趋势一:全行业几乎都在用

当AI从“锦上添花”变为“基础配置”,企业如何跨越从试点到盈利的鸿沟,成为这场技术革命的关键考题

趋势一:全行业几乎都在用AI,但用的都很浅

麦肯锡最新发布的《2025年AI现状报告》描绘了一幅充满矛盾的AI应用图景:一方面,AI使用率在过去一年内从78%飙升至88%,成为企业标配;另一方面,仅39%的企业通过AI获得了实质性财务回报,而能将AI贡献的息税前利润(EBIT)提升至5%以上的高绩效企业,更是只占全部样本的6%。

这份对全球105个国家1993名企业代表的调研显示,AI应用正从广泛试验走向深度整合的关键转折点。然而,高普及率背后隐藏着规模化困境——近三分之二组织仍停留在实验或试点阶段,仅约三分之一开始规模化应用。

趋势二:高绩效企业的三重突破:战略、流程与领导力

报告揭示了一个关键差异:普通企业大多将AI视为效率工具,而高绩效企业更注重增长与创新目标。这些企业中,84%追求效率优化,82%聚焦增长,79%发力创新,形成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体系。

业务流程的根本性重构是高绩效组织的核心特征。55%的高绩效组织会基于AI重构核心业务流程,这一比例是普通组织(20%)的2.8倍。这表明,成功企业不是在旧流程上贴“AI标签”,而是用技术重新想象业务。

领导层的深度参与同样关键。高绩效组织中,48%的高层展现出对AI计划的真正所有权和承诺,比例是普通企业的3倍。这种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高绩效企业将数字预算的20%以上投入AI的比例是普通企业的4.9倍。

趋势三:AI Agents热度高,但没多少企业落地使用

作为2025年最受关注的技术方向,AI智能体(Agentic AI)面临着高期望与低普及的差距。62%的企业正在尝试使用AI智能体,但仅有23%的企业开始在某个业务功能中扩展应用。

即使在已规模使用智能体的企业中,大多数也仅在一两个职能中部署,IT和知识管理成为智能体应用的主要领域。麦肯锡高级研究员Michael Chui指出:“尽管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其企业已开始规模化使用AI智能体,但在整个企业层面,其应用仍不广泛”。

03 人才结构的静默重构

AI正在悄然改写企业的组织结构。报告显示,32%的受访者预计未来一年企业总员工数将因AI而减少,而43%的人预计不会有明显变化。

这种表面稳定的背后,是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传统重复性岗位面临挤压,而AI相关岗位需求激增。大型企业在AI人才招聘上更为积极,在数据科学家、AI产品经理等高级别角色的招聘率约为小型企业的两倍。

04 风险治理成为高绩效企业的新分水岭

随着AI应用深入,风险意识与治理能力成为企业的新竞争维度。51%的受访企业表示在过去一年至少经历了一次AI相关的负面事件,其中不准确性(30%)是最常见问题。

具有启示意义的是,高绩效企业由于部署更多AI用例,反而更频繁面临风险,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侵权和合规方面。这表明,高风险承受力与高效治理能力正成为AI应用进阶的关键门槛。

麦肯锡这份报告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AI竞争已从“用不用”转向“怎么用”。高绩效企业通过战略野心、流程重塑和领导力承诺,将AI从效率工具转化为增长引擎。

对于大多数仍在试点阶段徘徊的企业,报告指出了一个清晰方向:唯有将AI融入战略核心,而非仅作工具叠加,才能跨越从普及到价值的鸿沟。随着AI智能体等新技术成熟,下一轮竞争将聚焦于全业务链的深度整合与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