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烛夜号称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
博士夫妻的婚礼没有豪宅香车,没有披金戴银。
没有锣鼓喧天,张灯结彩的绚丽。
这是婚礼该有的样子吗?
究竟怎么回事?
此事你怎么看?
点个关注不迷路。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河北农村小院里的博士夫妻婚礼寒酸却上了央媒一事。

近日,在河北泊头一农家大院里,一对博士夫妻的婚礼显得有些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引发吃瓜群众和网友围观。
从网上流传的照片看,在一农户大院里,大堂屋的外墙贴着瓷砖,院子的地上还铺着过去的老砖,院子的侧面的一个车棚里还放着过去的二八大杠自行车。
没有豪宅香车,没有金银首饰。没有拱门,有的是一对新人脚下的老式毛毯。家中的窗户、外墙、门上都贴了大大小小的喜字。这样的婚礼现场布置与一对博士新人的婚礼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新娘身穿一件红色的裙子,红色的高跟鞋,没有去理发店做自己的头发,只用一朵酒红色的大蝴蝶扎了起来。
看来美好的婚姻不在于形式有多么的隆重。两位博士及家人在这场简单而又不失温馨的婚礼现场,每个人的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亲切自然,两位老人手中还拿着一个大大的红包。
婚礼的主持不是专业的司仪,而是新人读大三的表弟,司仪看着手机上的司仪流程,主持的有模有样。简单而不失礼仪,简约而不失浪漫。
两对身着朴素衣裳的双方父母,同样没有豪华的盛装。新娘子对着婆婆一声“妈妈”,老人高兴得像吃了蜜一样,喜婆婆急忙拿出精心准备的红包塞到儿媳妇的手中。

负责照相的则是前来参加婚礼的一位亲戚,摄像的专业设备就是一部手机。婚礼仪式流程一样不少,一样却算不上高大上。
据悉,新娘子是湖南人。这场简单的婚礼双方只邀请了几位亲戚在自家大院来见证他们的婚礼。
相关照片和视频一经网络发布,有人称婚礼确实有些“寒酸”,“寒酸”背后是高学历的托举,让这场婚礼简单又不简单,更是引发了吃瓜群众和网友对于婚礼该不该大操大办的热议。

婚礼的豪华与简朴只是形式,婚姻的幸福才是婚姻的内核,形式并不能决定内容。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有网友说,他们是真穷啊!就是觉得丢人也没招啊!博士也没工资啊!就凭那点补助,也只能这样了,博士也不能当钱花吧!


有网友说,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婚礼逐渐的变味,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提起婚礼人们不自觉的就想到豪华车队,大摆涎席,顶级司仪。
几乎家家千篇一律。场场婚礼一个面孔。其实这都是攀比心理在作怪。试想这热闹的场面那个不需要一大笔开销,那个事后不是一地鸡毛。
说穿了婚礼就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从那时开始一个小家庭的诞生,简简单单的婚礼不仅能表明新娘的知性和善良,也说明了新娘家人的豁达与大度,这笔钱投到小家庭的生活里难道不香吗?
所以人啊!放下那可怜的面子,回归真实的自己,只要自己过的好,没必要死要面子活受罪。

有网友说,不要太多修饰,不要太多负担,只要两颗真心,在往后余生的柴米油盐中,依然能保持最初的温度,我觉得这才是最真实的婚姻。

小编观点
新娘知性,体谅男方的不易,更能体谅老人的辛苦,这才是婚礼中比金银首饰更贵,比豪宅香车更值钱的财富。 这样的新娘谁人不爱,谁家不欢迎?
一对彼此包容的新人,相互理解的双方父母成就了这段美好因缘。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
婚礼本应是爱情的见证,当下一些婚礼却成为攀比竞技场,让多少年轻人因为一场婚礼债台高筑,从而成为婚礼的奴隶。
小编想说的是,这样的婚礼接地气,理应成为当下婚礼的一面旗帜,央媒不狂赞才怪。

此事你怎么看,欢迎点赞和转发,就相关问题和观点进行探讨和交流,说出你内心的观点和看法,有你点评更精彩,共享阳光,共担风雨。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上海一患癌父亲生命进入倒计时 告诉女儿:就当我去旅行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