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装剧终于迎来了新故事。
10月24日,由罗云熙领衔主演的东方玄侠巨制《水龙吟》在芒果TV和咪咕视频全网首播,并将于10月30日登陆湖南卫视黄金档。
该剧由湖南卫视、芒果TV、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中视同成、量子·獭獭出品,鹿鸣影业、金影科技联合出品,陈宙飞任总导演,钱敬午联合导演。

不夸张地说,《水龙吟》是一部“未播先火”的作品。
播出前,该剧的妆造设计、人物海报与场景概念图等就多次引发热议,每一次物料更新都持续激发着观众的好奇。
这种关注也直观地体现在数据上:据统计,《水龙吟》的芒果TV &微博双平台预约量突破502.9万,咪咕视频预约破225.9万,刷新咪咕视频预约量历史纪录。三平台预约量破728.8万。
开播后,剧集热度迅速攀升:不仅首播当日咪咕视频站内热度即破11000,更于次日德塔文电视剧景气指数破2登顶;上线第三天,《水龙吟》已连续两日蝉联猫眼剧集热度日榜榜首。此外,该剧精良的置景与特效也接连登上微博热搜,收获广泛好评。

而这个充满未知的玄侠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水龙吟》为何能承载如此高的期待?又在外界的瞩目中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刷完前六集,答案已然浮现。可以说,在当前亟需创新的古装剧市场中,《水龙吟》完成了一次由表及里的范式重构。
想象力:“玄侠”世界观的完整建构《水龙吟》有一个很“抓人”的开局。
郝府左城主的新婚之夜,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暗夜中,一顶黑色轿辇从天而降,观众无法看清乘轿者的面容,只能看见轿夫脸上森然的鬼面面具。
随着黑衣人拨动琵琶弦,皎洁的寒月霎时化作血月,漫天花瓣化为血雨,原本喜庆喧闹的婚宴现场,顷刻间沦为一片猩红肃杀之地。

来者何人?他所施展的“音杀术”究竟是何功法?他又因何而来、何故杀人?
这个悬念迭起、充满中式怪谈韵味的开场,既是创作者为观众设下的谜题,也是剧中柳眼(方逸伦 饰)为“故友”唐俪辞(罗云熙 饰)布下的一局棋。
《水龙吟》讲述的,正是唐俪辞以身入局,在浩荡武林与神州大地间游历成长的故事。

前六集的观看体验,就像是跟随主角唐俪辞展开的一场冒险,在不断解锁的“新地图”中,逐步领略这个独具魅力的玄侠世界。
玄侠世界,首先奇在其视觉呈现。在同类剧集中可能数集才出现一次的奇观场景,在《水龙吟》中被高密度呈现,每一集都在刷新观众对古装剧的认知与想象。
第一集中柳眼施展的音杀术、第二集唐俪辞与柳眼对决时的“水龙”、第三集自水中缓缓升起的浮沉地不换楼……这些场景既不同于传统武侠剧中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写实”风格,也区别于仙侠剧中偏虚幻的“写意”表达。

《水龙吟》中的奇观虽借助特效技术实现,但其带来的震撼却是落在实处的。
这种独特的观剧体验,源于剧集对“玄侠”世界的系统性建构——不是单点或局部地堆砌元素,而是真正建立了一个内在逻辑自洽、外在视觉体系完整的玄侠世界。
从前六集已登场的雁门、周睇楼、剑王城便可见一斑:
雁门风格简朴粗犷,门人硬朗豪迈,颇具军户风范,重视信义与团结,因而以天空中的雁阵为象征,打斗时多采取集体作战;
周睇楼以乐立派,作风低调,如隐于山林的逸士,门派场景注重与自然融合,其独门音杀术也是在无形之中取人性命;
剑王城作为剑道至尊,在江湖地位崇高,同时又是商旅云集的漕运枢纽,场景设计突出繁华与威严,“剑王”余泣凤(修庆 饰)的招式更是气势磅礴、大开大合。

这些各具特色的门派,共同构筑起一个可信的江湖生态,也让这场冒险真正有了波谲云诡、风云变幻之感。
只有足够扎实且自成一体的世界观设定,才能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叙事格局;也唯有如此彻底的体系化创新,才能在当前竞争空前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审美创造力:让想象落地除了充满新奇感的冒险之外,《水龙吟》更是一场中式美学的全方位展演,这也构成了观剧的另一重趣味。
从意境恢弘的置景,到或缠绵悱恻或激昂热血的国风配乐,再到服装与头饰的精雕细琢,《水龙吟》无疑是一部经得起反复推敲、也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玄侠”作为《水龙吟》首创的类型概念,本身就意味着更高的创作门槛。而所谓的“审美创造力”,往往正体现在创作团队如何通过系统性的艺术建构,将创作中的难点转化为作品上的亮点。
《水龙吟》设定为架空背景,未拘于单一的朝代框架,创作团队在取材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更为庞杂艰巨的幕后工作。
在地理视觉方面,团队致力于将不同场景落地于中华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景致。
第一集中,唐俪辞藏身的金叶寺,便参考了北京潭柘寺的帝王银杏。银杏叶遮天蔽日,在纷飞的落叶中,故事的主角——唐俪辞逐渐揭开了“庐山真面目”,画面颇具禅意。

唐俪辞出山后所至的第一个武林门派“雁门”,则以山西雁门关为原型,取“昔年雁门路,霜气逼征鞍”的古诗意蕴,延伸出门派的气质底蕴与文化肌理。
而剧中第一场大战的发生地“剑王城”,则融合了临清与泰山的地理特征,定位为水陆码头,兼具江湖大派的武林气场和漕运枢纽的市井烟火气。

因此,观众看剧的过程,也是在这个玄侠世界中重新领略华夏地理文明与古典意境之美的过程。
在服装设计上,剧组溯源至商周时期进行系统梳理,最终选定以岩彩画艺术作为全剧服饰的美学基调。
以唐俪辞的造型变化为例,其服装不仅在不同阶段融入了多个朝代的服饰文化特征,更注重与角色叙事深度融合。
目前已登场的周睇楼拜师时期,唐俪辞的服装参考秦汉曲裾,再加上丝麻质感,整体突出简朴气质;到了万窍斋宝船剧情,唐俪辞多了宝船船主的身份,服装转而参考唐代款式,纹样繁复、工艺精湛,彰显华丽感。

进入中原剑会阶段,则引入宋代美学体系,色系趋于雅致,并运用渐变印染的真丝雪纺、绡缎与纺织金银丝料,结合书法饰绣来传递人物的内敛。
此外,剧中头饰融合了錾刻、绒花、玉雕等多项非遗工艺,细节之处尽显匠心。
正是这些幕后的系统性创造,将抽象的想象锻造成具象的荧屏真实,让这个玄侠世界得以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创作定力:不灭的“侠魂”如果说“玄”是这个世界的打开方式,那么“侠”则是贯穿始终的精神内核。在《水龙吟》的江湖中,“侠”并非仅属于单一主角独有的品质,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追求。
体现在人物塑造上,便是每位角色都有自己所坚守的“道”。这既是他们人格力量的源泉,也是整个江湖得以运转的内在逻辑。

唐俪辞明知郝府发生的一切是柳眼设下的圈套,却因“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而选择以身入局、承担因果——这是他的道;
沈郎魂(肖顺尧 饰)为救慧娘甘愿替十三楼卖命五载,后又为报仇重返十三楼。即使这样做的结果是既失去了慧娘,又失去了自由,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因为他也有自己的道;

雁门门主得知儿子江城(邓孝慈 饰)的死亡真相后,哪怕风传香已死,仍愿意为了谢罪而自断一臂。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但他甘愿以此证道。
细看之下,会发现这些角色都在做不必做却应当做的事,哪怕代价沉重。这种生存哲学虽违背世俗利己的天性,却恰恰是这个江湖存在的理由。
即便是仅在前几集中登场的江城与风传香(薛八一 饰),初看是兄弟离心、挚友反目的悲剧,但随着唐俪辞一步步揭开真相,观众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始于误解、终于“侠义”的故事。
风传香宁可被江城误解,也不愿让对方伤心,最终选择独自赴死;而江城为维护好友名声,强忍剧毒追寻一个永无答案的真相,直至生命尽头。二人看似走向了对立,却在各自的立场中,始终恪守着心中的“侠道”。

想象力让这部剧构筑起一个完整的玄侠世界,审美创造力使这个世界令人沉浸且信服,而始终坚守“侠魂”的创作定力,则让这个玄侠故事不止于武力的角逐,更成为一场关于信义、选择与坚守的试炼。
在类型融合渐趋同质化的当下,《水龙吟》用扎实的世界观建构与深入肌理的文化表达,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它不仅为古装题材打开了新的可能,也证明了长剧依然有新的叙事空间与美学路径等待创作者开辟,而真正扎根于文化、忠实于人心的创作,也依然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
【文/王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