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口袋心理学小课堂——学会自我觉察

在生活中,有许多对自己不满的人,他们有的觉得自己不会讲话,有的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他们的关注点就像放大器,只能看到自己

在生活中,有许多对自己不满的人,他们有的觉得自己不会讲话,有的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他们的关注点就像放大器,只能看到自己“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就像很多人在照镜子的时候,最先看到的往往不是健康的皮肤,而是突然冒出的青春痘。缺乏自我觉察力的人,在看问题时也是如此,他们的普遍视角就是越来越习惯于盯着自己的缺点看。

人在自我探索过程中的心理翻转力需要一个条件,这就是自我觉知力,或者叫自我觉察力。简单来说,自我觉察,就是自己观察自己。

自我觉察力是一种不断扩展自知区域的能力。人们经常说: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谓旁观者清,不是因为旁观者更聪明, 而是因为旁观者没有那么多的情绪带入。

《皇帝的新衣》中,骗子利用人们的心理,宣称自己能做一种美丽的衣服,但愚蠢不称职的人看不见。于是,每个去监督制作布料的大臣,即使自己什么也没看见,但照样都会向皇帝回禀说那布非常好看,裁缝也对着空气比划假装做布料,最后皇帝什么都没穿就巡街去了。 皇帝自以为穿新衣,实际赤身裸体却不自知:围观的路人看着皇帝赤身裸体,但屈服在从众心理之下;唯有一名孩童活出自我,勇敢地坚持自我。自我觉察就是如此,当周围都是一种声音的时候,你的内心还是能像那个孩子一样,明确自己的所见所得,并如实反馈自己的所见所得。

自我觉察,是看见真实的自我,倾听内在声音,同时不带有评判性地接纳自我。训练自我觉察力,其实就是在培养一个冷峻的“旁观者”。不管你现在经历的是什么,甚至是别人难以忍受的苦难,但你都要学会不带情绪地、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观察这一切。告诉自己:“什么都不是你的,你也不会失去什么。”渐渐地,你就能体会到这个“冷静的旁观者”的感觉。

自我觉察力是自我成长的第一步。一切的心理疗愈,必须以觉察为原点展开。自我觉知高的人,他们会关注自身,也肯定自身。相反,自我觉知低的人,会表现出不自知,放大或者回避弱点。

从习惯中跳出来,打碎旧我,再重新组合一个新的自我。自我觉察是内心自由的第一步,而改变,是探索自我成长的必经途径。 自我觉察不仅是一个刻意练习,更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呈现, 有时候,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

(1)匿名问卷。了解生活中各方各面的人对你的看法:伴侣,朋友,亲人,同事.....设计一些具体问题做问卷,比如:你认为我是一个懒人吗?回答是从1~10中选取一个度。让认识你的人来匿名回答。

(2)避开无价值反馈。避开无爱的批评和无批评的爱人,因为他们的反馈往往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对提高自我觉察没什么帮助。

(3)晚餐桌上的真相。吃晚餐会让人放松。邀请密友亲人或导师共进晚餐,请他们毫无保留地说出你让他们最为生气的地方及其原因,你一定会有许多收获。

不论您是希望花时间和精力深入学习心理学,希望将心理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还是希望用心理学帮助他人,关注我,让我们在《口袋心理学小课堂》获取到关于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全貌,我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对这门学科做一个简单介绍,希望碎片化的时间里,获取到您所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