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我就是她的舔狗!”29岁小伙恋上50岁大妈,花61万遭质疑,大妈:难道追我不该花点钱

“为了和女神在一起,付出再多都愿意!”29岁少男爱上50岁大妈,为讨对方欢心骗光父母60万…豫北平原,秋意已染上田间的禾

“为了和女神在一起,付出再多都愿意!”29岁少男爱上50岁大妈,为讨对方欢心骗光父母60万…

豫北平原,秋意已染上田间的禾苗,河南滑县八里营镇祝庄村的泥土路上,总能看到闫老汉夫妇佝偻着腰劳作的身影。

这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本该盼着儿子闫胜杰(化名)成家立业,却没料到28岁的独子竟成了全家的噩梦——他疯狂迷恋上比自己大21岁的翟俊平(化名),那个只比闫胜杰母亲小两岁的女人,为了这份在旁人看来荒诞的感情,不仅掏空了父母毕生积攒的40万血汗钱,还在一年前的深夜翻出家门,从此杳无音信。

49岁的翟俊平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能让正值壮年的闫胜杰甘愿背弃亲情、散尽家财,甚至不惜以离家出走的方式践行所谓的"爱情"?

这个问题像一根尖刺,日夜扎在闫老汉夫妇的心头,伴随着儿子失联的焦虑,熬得两位老人形容枯槁。

深秋的风带着寒意刮过祝庄村的土坯墙,闫老汉正蹲在门槛上编竹筐,布满裂口的双手在竹条间笨拙地穿梭。

突然邻居家的小伙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机屏幕递到他眼前:"叔,胜杰哥发了条朋友圈,看着不对劲啊!"

闫老汉慌忙放下竹筐,浑浊的眼睛凑近屏幕,一行字像淬了冰的针,瞬间扎进他的心脏——"希望以后我在天堂的日子越来越美好。"

正在灶房烧火的老伴听到动静跑出来,看清屏幕上的文字后,手里的柴火"啪嗒"掉在地上,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他爹,这孩子是要干啥啊......"

这则透着绝望的朋友圈,是失联近一年的闫胜杰发出的唯一消息。

过去的十二个月里,闫老汉夫妇每天都要拨打儿子的电话,听筒里永远是冰冷的"您所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发送的上百条短信,也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回音。

他们去儿子曾经打工的工厂打听,去郑州的出租屋寻找,甚至拜托所有的亲戚朋友帮忙留意,可闫胜杰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留下任何踪迹。

如今看到这样一条朋友圈,两位老人的腿都吓软了,闫老汉扶着墙慢慢坐下,双手不停地颤抖:"这孩子一定出事了!肯定是被人控制了!"

老伴抹着眼泪,声音哽咽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除了那个女人,谁还能把他害成这样!"

老两口口中的"那个女人",就是翟俊平。

在闫胜杰认识她之前,这个28岁的小伙子虽然性格有些内向,但孝顺懂事,跟着村里的建筑队打工时,每次发了工资都会一分不少地交给母亲保管,是邻里眼中"老实本分的好孩子"。

可自从去年春天,闫胜杰说自己交了女朋友,老两口的平静生活就彻底被打破了。

当得知女方出生于1972年,比儿子大整整21岁时,闫老汉当场就拍了桌子:"你疯了?她都能当你妈了!"

母亲更是拉着儿子的手苦口婆心劝说,从伦理纲常讲到现实生活,可闫胜杰像是被灌了迷魂汤,任凭父母如何反对,都坚持说自己和翟俊平是"真心相爱"。

起初,老两口还抱着"孩子年轻不懂事,过段时间就清醒了"的想法,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彻底击碎了他们的幻想。

去年夏天,闫胜杰突然回家说自己要在郑州买房子,准备和翟俊平结婚,需要40万首付。

"妈,现在郑州的房价涨得快,早点买了划算,以后你们也能跟着去城里享福。"闫胜杰说得有板有眼,还拿出了一份伪造的购房合同。

看着儿子信誓旦旦的样子,又想着能让他安稳下来,老两口咬了咬牙,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取了出来。

那40万,是闫老汉夫妇一辈子的血汗钱——年轻时去新疆摘棉花,在戈壁滩上顶着烈日干十几个小时,手指被棉桃扎得全是伤口;后来年纪大了,就帮村里的种植户摘西红柿,戴着手套的手每天泡在露水和汗水里,肿得像发面馒头也舍不得休息;冬天天寒地冻,闫老汉还要去镇上的工地打零工,冻裂的脚后跟裹着布条继续干活。

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笔省吃俭用攒下的"养老钱",会被儿子轻易地拿去讨好一个年长的女人。

更让他们崩溃的是,拿到钱后的第三个晚上,闫胜杰趁着父母熟睡,翻过高高的院墙离开了家。

那天清晨,母亲发现儿子的房间空无一人,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桌子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只有潦草的几个字:"我和俊平双宿双飞,别找我。"

从那以后,闫胜杰就彻底断了和家里的联系。

想到这里,闫老汉的老伴再也忍不住,坐在地上号啕大哭,黝黑粗糙的脸上布满了泪痕,花白的头发被风吹得凌乱不堪。

她的背比一年前更驼了,原本还算硬朗的身体,因为日夜思念和焦虑,变得弱不禁风,稍微受点凉就会咳嗽不止。

"那可是我们老两口的命啊!他怎么就那么狠心......"老人捶着胸口,每一声哭诉都透着撕心裂肺的疼痛。

绝望之下,闫老汉夫妇想到了求助媒体。

他们揣着儿子仅有的几张照片,坐了两个小时的大巴车赶到滑县县城,找到了当地一家以民生报道见长的电视台。

在演播室里,两位老人泣不成声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希望能通过镜头找到儿子的下落。

记者被老两口的遭遇打动,当即决定帮忙寻找闫胜杰的踪迹。

线索寥寥无几,唯一的突破口就是闫胜杰之前在郑州打工的经历。

记者带着老两口赶到郑州,先是找到了闫胜杰曾经任职的建筑公司,可负责人说他早就辞职了,没人知道他的去向。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闫胜杰的初中同学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我前几天看他微信步数还在更新,每天都有几千步,应该是在上班。"

这个消息让老两口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了一些——至少儿子是安全的。

记者通过微信步数的波动规律,推测闫胜杰可能在某个需要固定上下班的单位工作,于是开始排查郑州的工厂、商场和写字楼。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连续走访了三天后,记者终于在郑州经开区一家电子厂的保安室里,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闫胜杰穿着一身深蓝色的保安制服,坐在椅子上玩手机,头发比之前长了不少,遮住了额头,脸上的胡茬也没刮,显得有些邋遢。

当闫老汉夫妇跌跌撞撞地走进保安室时,他抬起头瞥了一眼,随即又低下头继续看手机,脸上没有丝毫惊讶,更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

母亲快步走上前,想要握住儿子的手,却在看到他脸颊上的伤痕时停住了脚步——那几道深深的抓痕从眼角延伸到下颌,结痂的地方还泛着红,显然是刚受伤不久。

"儿啊!这脸是咋弄的?是不是那个女人打的?"母亲的声音颤抖着,眼泪再次涌了出来。

原本面无表情的闫胜杰听到这句话,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狮子,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指着母亲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胡说八道什么!跟她没关系!都是你们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