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同样是桃色丑闻,为什么网上支持曾医生的人很多,支持祖副院长的人却很少?

一段 17 分 11 秒的不雅视频,让湖南省人民医院的两位“医疗精英”,一夜之间名声大噪,成为亿万网友讨论的话题对象。副

一段 17 分 11 秒的不雅视频,让湖南省人民医院的两位“医疗精英”,一夜之间名声大噪,成为亿万网友讨论的话题对象。

副院长祖某与眼科副主任曾某的桃色丑闻曝光后,网友态度呈现鲜明分化的态势。有人认为作风问题触碰了原则底线,理应严惩。也有人觉得培养一个领域专家不容易,处分他们是医疗系统的损失。况且,对于患者来说,能治病就是好医生,至于他们的个人私事,跟医德无关。

不过,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评论区里支持曾医生的网友很多,不少人都指名道姓地帮她说话。而同样作为这场桃色事件里的主角,为祖副院长发声的网友却很少。

若论专业程度,祖副院长身上的光环不比曾医生少,留美博士后,履历和荣誉也相当丰富,称得上泌尿外科领域的顶尖专家级人物。那网友的态度为什么会如此天差地别呢?

两人的身份差异,从根源上决定了舆论的评判标尺。祖副院长不仅是医院高层,更是博士生导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副组长,手握职称晋升、科研项目审批的核心权力。而曾医生只是科室骨干,虽有硕士导师头衔,却无实质决策权。

在公众认知里,高层管理者的私德从来不是 “个人小事”。祖副院长作为分管领导,本应是行业风气的守护者,但他却在医院值班室里行苟且之事,甚至被曝用医院无菌中单作为私用耗材。

这种 “权力者的放纵” ,触碰了大家对公职人员的底线期待,容忍度会大大变低。反观曾医生,网友在潜意识中会更愿意将其视为 “被权力影响的一方”,即便有错,也少了 “以权谋私” 的原罪。

关于祖副院长的爆料,始终绕不开 “权色交易” 的核心质疑。据网友爆料,曾医生 2024 年破格晋升主任医师时,祖某某正好是评审副组长。而且,短短半年内两人共同出差 27 次,多次借公务之机绕道旅游,费用全由公款报销。这些细节让祖某某的丑闻超越私德范畴,涉嫌侵占公共利益、破坏行业公平。

而曾医生的争议更多集中在个人品行上。她连续 3 年获评 “患者最满意医生”,医术精湛的口碑在患者中积累深厚。不少接受过她诊疗的患者都来评论区现身说法。

“她的手术又快又好,帮我解决了多年眼疾。”

“曾医生的水平真得很高,希望她能早日复岗,继续帮患者看病。”

在 “是否损害患者利益” 这一核心问题上,曾医生暂无实锤黑料,这也让公众更容易站在其专业能力的角度去考虑,进而愿意对私德瑕疵网开一面。

两人家庭背景的不同,进一步拉大了舆论差距。祖副院长是有家庭的,他是一个丈夫,一位父亲,所以他被爆出桃色事件就可以很明确地定性:出轨。

更何况,近日又有内部人士爆料,他早在湘雅医院时,就因和3位女性医护人员搞暧昧被举报过。转到省人医后毫无收敛,甚至酒后炫耀感情经历,说什么“小曾是咱们医院的院花,我追了半年才到手”。

祖副院长这种“底子本来就不干净”,以及“毫无敬畏” 的态度,容易引发更多反感。

曾医生则不同,知情人称她是离异状态,属于“单身女性”,道德层面的错误程度要小很多。再加上过往公益医疗经历,获得很多网友的共情。另外,爆料中提到她可能因情感纠纷被前男友偷拍,让部分网友将其视为 “丑闻受害者”。

这就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同样是犯错,一个像利用权力的既得利益者,一个更像情感里的糊涂人。

而在很多人的价值观中,专业能力可以为私德过错减分,但权力滥用必然加倍受罚。个人情感越界虽不可取,但未损害公共利益时,公众仍愿保留一份宽容。

不过话说回来,医疗行业培养一名骨干不易,但 “医者仁心” 既需要精湛医术,也需要守住私德底线。身上的白大褂一旦染上污渍,想彻底清洗掉很难。

无论最终处理结果如何,这场风波都能给大家一个警示:不要因一时偷欢,毁了自己的职业前程,甚至毁了人生。

敬请点赞,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