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三只松鼠 "全员鼠化" 引热议!花名文化非强制,却因谐音争议再翻车

“入职就丢本名?三只松鼠员工都叫‘鼠某某’”—— 近日,这一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全网讨论。网友曝光的会议现场照片显示,从 C

“入职就丢本名?三只松鼠员工都叫‘鼠某某’”—— 近日,这一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全网讨论。网友曝光的会议现场照片显示,从 CEO “松鼠老爹” 到普通员工,桌签清一色以 “鼠” 字开头,连老板娘都被称为 “松鼠老母”,独特的花名文化让网友褒贬不一。 

11 月 25 日,三只松鼠工作人员回应称,“鼠系” 花名是公司特色文化,初衷是让员工之间更亲切可爱,同时强化品牌辨识度,且并非强制规定,“不同意也不会有任何后果”。创始人章燎原也曾表态,只要员工喜闻乐见、能落地企业价值观,就是好的企业文化。 

网友对此看法两极分化:部分人觉得 “很有创意,能拉近距离”,认为这种文化充满童趣;也有网友直言 “接受不了”,吐槽 “没必要为了品牌牺牲本名”,甚至调侃 “遇到客户叫‘鼠某某’会出戏”。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三只松鼠花名文化首次引发争议。此前有消费者发现,退货收件人名为 “退货鼠”,质疑谐音 “退货死” 是 “阴阳消费者”,虽公司解释这是内部统一命名逻辑,与 “发货鼠”“客服鼠” 一致,并非恶意,但仍引发大量讨论。

湖北炽升律师事务所杨敏律师表示,企业推行花名文化本身不违法,但若采取强制手段则可能侵犯员工人格尊严,关键在于是否尊重员工意愿。极目新闻评论也指出,企业花名文化需兼顾个人感受与社会观感,既要避免强制推行,也要防止被误读,更不能借此制造职场不平等。

事实上,互联网企业推行花名文化并不少见,阿里、腾讯等公司早有先例,初衷多为打破层级、促进平等沟通。但三只松鼠的 “鼠系” 花名之所以频频引发争议,核心在于其命名方式与社会语境存在冲突,且谐音问题容易造成误解。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凝聚人心,而非形式化的统一。三只松鼠的 “鼠系” 花名若能真正做到自愿参与、尊重个体,或许能成为品牌特色;但如果忽视员工与消费者的感受,反而可能让文化变成 “槽点”。毕竟,无论是职场还是市场,尊重始终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