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天津城投集团董事长赵鹏:打造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方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并将“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城市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这既是发展命题,更是城投集团身为市属大型国企必须扛起的责任。城投集团肩负“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城市更新实施主体”三重使命,始终将数智化作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升韧性安全水平的关键抓手,以科技创新引领,在天津城市更新实践中探索韧性安全智治新路径。

数智融合是筑牢韧性底座的基础。城投集团锚定“数智赋能”方向,制定了集团“1+4+3”数字化转型技术架构,整合城市智慧光网与软硬件资源,推动集团资产全景、核心业务、视频监控等多源数据深度融合,构建集团运营调度指挥中心。通过“一屏观全域”的可视化呈现,为城市综合运营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让资源调配更高效、风险研判更精准。建立健全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从技术到管理筑牢数据安全防线,加速集团资产显性化、数据化进程,为天津城市更新提供坚实的数字支撑,让城市运行的“脉搏”更清晰、“肌体”更坚韧。

全周期管控是提升智治效能的关键。城市更新周期长、覆盖面广、风险点多,必须以系统化思维贯穿始终。聚焦项目“策划—实施—运营”全生命周期,搭建智慧化综合管控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系统汇集片区地下管线、三维实景、建筑信息、控规数据、存量资产等关键信息。目前,在我市金钟、柳林等重点片区更新项目中,该平台推进数据整合,通过数据的持续沉淀与动态更新,精准掌握城市空间资源脉络,提前预判建设运营中的潜在风险,为城市更新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逐步构建起“事前可防、事中可控、事后可溯”的韧性治理体系。

场景创新是实现安全宜居的核心。在城市更新实践中,城投集团始终将“人”的需求放在首位,以场景化创新让韧性安全落地见效。以柳林片区更新为例,集团将“韧性智慧”理念融入建设全流程,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深度应用于空间分析、场地规划、交通组织及街区数字孪生构建,实现建设进度与成本精细化管控,提升建造效率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街区肌理,通过生态化设施构建“渗、滞、蓄、净、用、排”的雨水管理系统,增强街区抵御洪涝风险的能力。在教育配套建筑设计中,创新设置155处高性能消能减震装置,科学化解地震能量,为师生安全筑起坚固屏障。这些实践推动传统更新向“韧性+智慧”转型,让城市空间既宜居又安全。

面向未来,城投集团将持续践行“数字城投、智慧城投”战略,以服务天津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己任,紧抓“AI+”发展机遇,立足城市更新“产城人”融合等业务场景,布局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不断深化数智化技术应用,培育数智化综合运营能力。我们坚信,只要始终把韧性安全智治理念贯穿城市更新每一个环节,就一定能为推进智慧城市深度建设,提升天津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贡献更多城投力量。

(据10月28日天津日报。文/天津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