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0年前躺平的那些80后,如今变成怎么样了?

来聊聊 20 年前就已经躺平了的那波 80 后,现在怎么样了。我们当年读书的时候,有两拨人:一拨就是像我们这样的小镇做题

来聊聊 20 年前就已经躺平了的那波 80 后,现在怎么样了。

我们当年读书的时候,有两拨人:一拨就是像我们这样的小镇做题家;另外一拨就是早早在 20 年前就提前洞悉了如今社会的、那些选择躺平的同学。他们该打架打架,该泡妞泡妞,早早就抽烟,早早就学会喝酒,上课该睡觉睡觉,啥都不管。你冲尖子班、冲名校,他们啥都不要,读完初中就去读中专,然后早早就踏出社会。

现在这一波人到底怎么样呢?是不是像当年老师说的那样,连工作都找不到、连孩子都养不起、连老婆都娶不到?是不是这样子的?

经过我最近对身边一波同学的调研之后,我发现当年这些人,他们现在估计真的一点都不后悔。他们这么多年来,保持了非常好的习惯,还是该喝酒喝酒,该抽烟抽烟,该玩玩。他们唯一缺两样东西:第一个是缺志向,第二个是缺烦恼。这些人每个月就挣万八千,但活得特别透亮。

最重要的是,像我们这样的小镇做题家,辛辛苦苦赶上了当年上名校的这波热潮,这些人现在都怎么样了?基本上都踩准了时间点,成为了 “大韭菜”。啥意思呢?像我们这一波人,都是 2011 年前后毕业的,毕业之后在大城市奋斗努力,基本上七八年,大家都升到了公司的中层,然后都涨了点钱,又跟家里借了一点钱,就在大城市买了房子。那是相当高兴,一回来就跟单位那帮同学炫耀 “我在广州买的房子”“我在北京买的房子”,结果这几年妥妥都成为韭菜,所有人都被房地产狠狠收割。

我们这一波在大城市买了房子的同学,现在资产基本都缩水了一半,甚至很多人首付跌没了,还要欠银行一屁股的钱。但是那些当年没去外面读大学的同学,他们非常好地躲过了中国当代最大的割韭菜陷阱。他们都在老家,我发现他们该买车的也买车,该买房的也买房,但是人家买的房子六七千一平,现在也没怎么跌。

回过头来,像我们这些在大城市的很多同学,现在 30 来岁了,都还在挤地铁、挤公交车。你知道吗?因为背了房贷,车都买不起。但在老家那一波同学,当年不怎么读书,现在每个月挣万八千,看着也不多,但人家基本上奔驰、宝马、奥迪随便开,现在该换电车的都换了,人家那消费水平妥妥的高。晚上唱 K、洗脚沐足,一个晚上花个一千两千,一点都不眨眼。

不像我们这些在大城市的,留在大城市这一波,一周下一趟馆子都未必能做到,一个月下一趟馆子还得看有没有团购券。但在老家那波同学,从来没有说 “我来团购买个什么套餐去哪吃顿饭”,吃完饭之后也从来没有 AA 制,都是抢着买单的。这就是最大的差距。

所以,你说做人为什么要有那么大的志向?为什么当年老是想着 “我要考名校”?为什么老是要想着去大城市发展?大城市,意味着就是大陷阱啊。你在老家,随随便便 150 平方的房子,真的,150 平方以内都算是小房子;你在一线城市,有个 70 平方的房子,那都挺开心的。我们很多同学买的房子都是 70 平方以内,很多同学就 50 平方,而且 50 平方硬给挤出三间房:两个房间稍微大一点,还有一个杂物间。你说这种房子放在老家,那一波人真的觉得就是个储藏室 —— 他们很多都是家里直接盖一栋楼,住都住不完。人家生孩子,两个、三个随便生,一点都不担心,人家跟你在大城市的,完全活得不一样。

我现在才觉得,这些人才是真正清醒的人,20 年之前就已经预测了现在反内卷的时代会到来。

评论列表

听弦,断三千痴缠
听弦,断三千痴缠 1
2025-08-26 09:46
以前90年代、0几年乡镇那批读书不行的年轻人,早早出身社会打工、做小生意的,大多数现在都是事业有成,有钱有闲,老婆都换了几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