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视点】产学研视点团队访中国石油大学 共探产教融合与大思政创新路径




曹培强教授团队:深耕产教融合与大思政实践

交流中,曹培强教授介绍团队在产教融合与大思政领域的研究核心与实践成果。其研究紧扣教育根本任务,将产业需求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流程。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团队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提炼产业发展中的思政元素。把石油行业“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精神内核,转化为课程案例与教学素材,让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在实践环节,团队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学生深入产业一线。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学生既提升专业技能,又在实践中感悟行业责任与使命,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团队积累的实践经验显示,产教融合与大思政的结合,能有效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问题,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可行路径。

王建省教授:电影与科艺大讲堂的融合新路径

王建省教授结合团队研究,分享“产教融合—电影与科艺大讲堂”的创新内容与实施方法。该模式以电影为载体、科艺为桥梁,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

大讲堂精选兼具科学内涵与艺术价值的影片,涵盖能源、水利、工程建设等领域。通过影片解读,衔接产业前沿技术与高校教学内容,让学生直观感受科技发展与产业变革。挖掘影片中的思政元素,如科研工作者的坚守、工程建设者的担当,以艺术感染力强化价值引导。

实施过程中,大讲堂采用“线上+线下”“理论+互动”模式。邀请企业专家、行业学者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解读,组织学生围绕影片内容开展讨论、实践创作,形成“产业需求输入—高校教学转化—学生能力输出”的闭环,为产教融合注入人文与艺术活力。

双向赋能:绘就产教融合新蓝图

双方围绕两种实践模式展开深入探讨,一致认为产教融合与大思政的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曹培强教授团队的实践,为高校立足专业特色推进产教融合提供借鉴;王建省教授提出的大讲堂模式,拓展了产教融合的呈现形式与传播路径。

交流中,产学研代表结合行业发展需求,提出将两种模式优势互补的合作设想。通过校企协同、校校联动,整合产业资源与教育资源,把大思政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用多样化载体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兼具专业素养、责任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此次交流搭建起高校与产学研机构沟通的桥梁。双方达成共识,未来将持续深化合作,围绕产教融合与大思政主题开展更多实践探索,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为行业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教育是国之大计,产业是发展之基。产教融合与大思政的创新结合,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能为产业升级注入智力动力。此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交流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为更多高校与产学研机构提供了可参考的合作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