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说:“人活着遇事千万别焦虑不安,焦虑来焦虑去,根本于事无补,再大的事情都要以平常心对待。活得通透的人,面对挫折,坦然面对,面对困境,沉着应对,面对非议不放心里,任何时候都要活得云淡风轻自在洒脱。”
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如同行舟之人,会遭遇各种急流险滩。焦虑就像是那股扰乱人心的逆风,不仅无法推动我们前行,反而会让我们在原地打转。
“心宁则智生,智生则事成。”当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事物时,内心的宁静能够让智慧生发,从而更好地应对问题。
例如,在工作中,项目遇到难题是常有的事。如果此时陷入焦虑,就会让思维陷入混乱,难以找到解决之道。
而那些活得通透的人,会深吸一口气,冷静地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就像诸葛亮面对复杂的战局,气定神闲地谋划布局,因为他们深知焦虑无济于事,只有平常心才能开启解决问题的大门。
面对挫折,坦然接受是一种境界。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被贬谪到黄州、岭南等地,但他却能写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样的词句。
他以坦然的胸怀面对人生的起伏,在黄州时,生活条件艰苦,他却能苦中作乐,开垦东坡,研究美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的坚忍不拔就体现在他对挫折的坦然上,他没有被挫折打倒,而是在挫折中成就了文学上的辉煌。
这种坦然让他能够在困境中发现生活的美好,把每一次挫折都当作是人生的一次历练。
当身处困境时,沉着应对是必备的素养。“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在危机面前保持冷静,才能更好地寻找突破困境的方法。
就像那些在商场上打拼的企业家,当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市场竞争激烈等困境时,焦虑只会加速企业的衰败。
而那些优秀的企业家会沉着地分析市场形势,调整经营策略,带领企业走出困境。他们明白,困境是暂时的,只要保持沉着,总能找到一线生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受到他人的非议。然而,活得通透的人不会将这些非议放在心上。
就如同但丁所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如果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就会失去自我,被他人的言论所束缚。
例如,许多创新者在提出新的理念和想法时,往往会遭到传统观念的非议。如果他们因为这些非议而放弃,那么社会就难以进步。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面临着来自教会和传统学界的巨大非议,但他坚持自己的观点,最终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我们也要有这样的胸怀,把他人的非议当作是耳边风,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目标。
以平常心处世,还需要我们学会放下执念。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和烦恼都源于对某些事物的过度执着。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当我们能够放下对功名利禄、对他人评价等方面的执念时,内心就会变得轻松自在。
无论是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懂得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让执念成为我们心灵的枷锁。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不断修炼自己,让自己活得更加通透。用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面对挫折、困境和非议时,以坦然、沉着和洒脱的态度应对。
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享受无限的自在与快乐,真正达到云淡风轻的境界,让生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