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门前的厕所改造入户,干净多了,村里的道路也变宽了。”11月3日,西安市临潼区何寨街道何寨村村民周作胜谈起身边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村实行‘门前三包’制度,要求家家户户清扫门前卫生、不得堆放垃圾杂物,连续三次上‘红榜’的农户给予积分奖励。”临潼区何寨街道何寨村党支部书记伍向阳介绍,村里将人居环境整治与“红黑榜”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督导制度,不定期走访各组,发现治理不彻底的情况立即拍照取证、实时通报、限期整改,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清洁的积极性。

除了制度激励,街道更注重营造“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家园自己管”的氛围。通过将环境卫生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并常态化组织机关干部下沉村组,带动群众一起动手,清洁房前屋后、主干道沿线,形成了“人人动手、共建家园”的良好局面。

“十四五”期间,何寨街道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精准施策,硬化孙家村、河西村等多村道路超8公里并配套修建排水渠;在何寨村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4083平方米,完成多条道路常态化养护,构建起“路通水畅”的乡村基础设施网络。同时,全力推进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改造集镇污水处理厂,引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铺设污水管网;配发垃圾压缩车、分类垃圾桶,新建垃圾收集亭,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按照“先易后难、点面结合”思路,推进农村户厕改造3000余座,从根本上改善卫生条件;新增绿化面积6000余平方米,栽植苗木2000余株;耕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在2023年获评“西安市耕地保护激励先进单位”。

“这条路修好后,出行太方便了!”季家村高北组村民高录锋望着门前宽敞平整的新路面难掩欣喜。该组道路曾因年久失修、排水不畅,严重影响村民生活。民有所呼,我有所行,街道积极争取资金,为该组硬化道路560平方米、修建排水沟130米,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心头难”。
下一步,何寨街道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化环境治理工作,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整治举措,努力让乡村生态更加宜居、群众生活更加舒心,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的绿色屏障。(记 者:王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