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消息,当地时间17日,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举行了闭门会谈。针对“战斧”巡航导弹的问题,特朗普表示,“战斧”巡航导弹可能意味着事态升级,可能意味着会发生许多糟糕的事情,美国也需要“战斧”及其他美国制造、已经运往乌克兰的武器。而提供大量非常强大的武器对于美方而言并不容易,美方会与乌方讨论这一问题,希望能够在不考虑“战斧”巡航导弹的情况下结束冲突。紧接着,泽连斯基表示,要打击军事目标,需要使用大量无人机和导弹,乌克兰有大量无人机但没有“战斧”巡航导弹,因此乌克兰需要“战斧”巡航导弹。泽连斯基提出用乌克兰生产的大量无人机向美国换取“战斧”巡航导弹,特朗普表示感兴趣。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17日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白宫会晤中,提出以乌克兰生产的大量无人机为交换条件,换取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这一提议的核心目的是为乌克兰争取更有效的远程打击能力,以增强对俄罗斯的战略威慑。

泽连斯基强调,乌克兰需要“安全保障”,并希望通过无人机交换“战斧”导弹,弥补当前乌军远程火力不足的短板。乌军现有导弹(如ATACMS)射程约300公里,而“战斧”射程可达1600公里,可覆盖俄罗斯纵深目标。

特朗普明确表示,向乌提供“战斧”可能导致局势升级,并称希望“不用考虑‘战斧’导弹就结束战争”。他同时指出美国自身也需要保留“战斧”库存,且已向乌提供其他武器。
乌克兰无人机(如光纤制导型号和FPV自杀无人机)在实战中表现出低成本、高生存力的特点,单机成本仅500美元,但可突破俄军防空网。而“战斧”导弹射程达1600公里,能覆盖俄罗斯纵深目标,但单枚成本超百万美元。从战术层面看,两者存在“量”与“质”的互补性。
美国对乌克兰无人机技术感兴趣,计划通过“阿尔忒弥斯”计划整合其技术,并可能通过雷神公司收购乌无人机制造商以本土化生产。但特朗普政府明确拒绝提供“战斧”,认为此举会导致冲突升级。
泽连斯基的提议本质是试图将美国拖入冲突。若乌军使用美制“战斧”攻击莫斯科等目标,可能迫使美国直接参战,形成对俄威慑。此外,乌方通过开放武器出口(如“佩彻涅格”反无人机干扰器)试图摆脱对西方援助的依赖。

乌克兰无人机虽在战场表现亮眼,但其核心组件依赖进口。例如,乌无人机通过欧洲第三方间接获得中国零部件。这削弱了乌方技术自主性,可能影响美方对交换价值的评估。
该提议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交换价值,旨在争取战略主动权,但技术依赖性问题可能限制其谈判筹码。特朗普政府更倾向于通过技术合作而非直接武器交换介入冲突,且“战斧”的敏感性使其难以成为交易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