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自从去年夏天崔永熙赴美追梦成功,填补中国男篮多年来无人登陆NBA的空白后,年轻的本土球员便重燃起了冲击篮球最高殿堂NBA的决心,像今夏在首轮16顺位被开拓者选中的杨瀚森,以及早些时候与篮网签约的曾凡博,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受到了崔永熙的鼓舞选择跳出舒适区追梦NBA。
而除了刚刚与篮网签约的曾凡博外,今年十月,中国篮球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国产得分王林葳正式加盟NCAA一级联盟劲旅俄勒冈大学,成为中国男篮历史第一位以职业球员身份征战美国大学联赛的球员。这位21岁的双能卫将延续23号传奇,在更高的舞台上追逐自己的篮球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盟俄勒冈大学前,林葳还曾参加过今年的NBA选秀大会。虽然最终遗憾落选,但他却在之后的发展联盟国际球员选秀中被独行侠下属球队德州传奇队选中。只是最终权衡利弊后选择了NCAA这条不同的道路。这一决策背后是全方位的考量,NCAA不仅提供更系统的训练体系和战术素养培养,其赛事曝光度和商业价值也更胜一筹。俄勒冈大学向林葳保证了稳定的出场时间,这对他适应美国篮球风格至关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林葳的加盟还受益于NCAA的NIL政策。该政策允许大学生运动员通过姓名、形象和肖像权获得商业收入,这意味着林葳在追求篮球梦想的同时,也能获得堪比CBA合同的经济回报,这也是他敢于加入NCAA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上赛季CBA本土得分王,林葳场均可以贡献21分、3.3篮板和5助攻的全面数据。进入季后赛,林葳更是将个人表现提升到新的高度,场均轰下30.5分、6.5篮板和11助攻,尽管球队最终未能走得更远,但他的超强得分能力和组织天赋已经展露无遗。
而且作为一名身高1米91的双能卫,林葳的技术特点完美契合现代篮球对后卫的要求。他不仅拥有出色的投射能力,还能有效组织进攻,在防守端也展现出足够的积极性,这些特质让他在NCAA的竞争中拥有明显的优势。
当然,林葳并非孤例。近年来,中国篮球迎来了新一波“留洋潮”,多位年轻才俊选择赴美深造,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效应。王俊杰和赵维伦共同效力于旧金山大学,这些年轻球员的集体出海,标志着中国篮球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转变。
这些成果,都离不开姚明在任时的努力,或许姚明任期的中国男篮成绩并不理想,但明眼人都知道,他的重心并不在这批国家队球员身上,正如19年男篮世界杯后,科比对姚明所言,中国男篮的未来不在周琦和郭艾伦这些人身上,而是在青少年,这也就是“雏鹰计划” 的来源。
这些改革措施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培养模式的壁垒,建立起多元化的人才输出通道。从青训体系到职业联赛,从国内培养到国际输出,中国篮球正在构建更为健康、开放的生态系统。尽管中国篮球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重返世界篮球强队行列仍然任重道远。林葳、杨瀚森、曾凡博等年轻球员的留洋经历,不仅关乎个人职业发展,更承载着中国篮球的未来希望。他们的成长轨迹,将为中国篮球的未来发展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