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温知意
跳出常规看世界
跟着知意观天下
高市早苗原本想靠一波“高调外交”立住首相的威严,结果却因为一连串动作太“热情”,太“用力过猛”,成了全网吐槽的对象。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够尴尬的。背后藏着的,可不仅仅是个人风格的问题,而是日本政坛和对外关系的一整套焦虑与失衡。
对美外交中的“低姿态”引爆民间反感堂堂一国首相,在接待外国元首时却频频失礼,这不是剧情设定,是现实发生。
就在特朗普访日期间,高市早苗安排了一场所谓的室内“阅兵仪式”。结果呢?流程混乱,特朗普独自前行,而高市则小跑追赶,低头鞠躬,全程几乎没有眼神交流。

尴尬不止于此。横须贺美军基地的那一幕,成了整个事件的“高光时刻”。特朗普讲话结束后,高市早苗不仅主动拥抱,并肩走下讲台。午餐会上,她特意安排了“美国牛肉配日本米饭”,被媒体形容为“用味蕾讨好特朗普”。
送礼也没落下:一根安倍晋三时期用过的高尔夫球杆,加上一句“希望提名特朗普参评诺贝尔和平奖”,再加上签署了一笔高达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协议。这套组合拳下来,日本议员都看不下去了,把这份协议称为“令和时代的不平等备忘录”。
据《朝日新闻》评论称:“这不是外交,是单方面的跪舔。”

日本网民也毫不客气,直言高市的行为“像特朗普的狂热粉丝”。这种形象上的滑坡,不只是对高市本人的质疑,更是对日本政治独立性的警告。
从根本上讲,高市的这些“低姿态”,其实暴露了她内政上的不安。她所在的政权是一个“双少数”结构,议会支持率和党内基础都非常脆弱。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稳住支持者,她的执政可能比预期更短。而在日本的政治现实中,讨好美国几乎成了稳固政权的“捷径”。
但问题是,这种过度依赖美国的姿态,不仅无法赢得真正的信任,反而会让日本在国际舞台上陷入“附庸国”的形象危机。
APEC上的“亲密外交”如果说接待特朗普是“对美一边倒”,那么高市在APEC峰会上的表现,则是“外交全场活跃型选手”。
会议现场,高市早苗一会儿搂住智利总统博里奇的肩膀,一会儿滑着椅子与印尼总统普拉博沃热情搭话,甚至在与韩国总统李在明握手后,还向韩国国旗致意。这些“社交技能”在国际会议上并没有加分,反而被网友直指“失仪、失态”。
外交不是综艺节目,靠热情取胜无异于拿错了剧本。高市这套“过于亲民”的做派,或许想塑造一个“平易近人”的形象,但在严肃场合却容易让人觉得不稳重。

更严重的是她在台湾问题上的“操作”。高市早苗在APEC期间不仅与台湾地区人员私下会面,还在社交媒体上大肆宣传。这种行为直接踩到了中国的红线。
中国外交部随即强烈回应,连用三个“严重”表达立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严重背离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严重干扰中日关系大局。
作为邻国首脑,高市的行为显然不是“无心之失”,而是有意识地借“台湾议题”来迎合国内右翼选民,同时向美国表忠心。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是压根不能碰的红线。历史上,凡是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都没有好下场。
《共同社》在分析中指出,高市这样的举动,不只是挑衅中国,更是破坏整个亚太地区的战略稳定。而她一旦将这种姿态转化为实际政策,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外交基础将面临全面崩塌的风险。
高市早苗的“非常规外交”,表面上是个人风格的展现,实则折射出日本政坛的深层焦虑。从被叫“妈妈桑”那一刻起,她的形象就已经脱离了领导者应有的肃穆与尊严。

一个国家的尊严,往往就在于领导人能否在复杂局势中保持理性、守住底线。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所谓的“战略同盟”就只是空壳,所谓的“外交成就”也只是短暂的自我感动。
未来的日本,需要的不只是“话题性”的领导人,更需要真正懂得什么叫“分寸”的政治家。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 日本官方发布高市早苗参加APEC视频:招手、搂肩、滑凳子,画面频现“名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