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官员的贪腐问题被查实,往往会受到致命打击。然而,有些官员涉嫌问题不太严重,只会被免职处理而不移送司法机关。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免职官员都不太可能再次回到官场。
少数免职官员能够避开风头,在别的地方重新开始自己的官员生涯。刘有庆是湖北襄樊市的一位典型"二次犯事"的官员,最终将自己送入了牢房,不免让人感叹,不能坚守初心使命,就一定会陷入权力的深渊,最终违法犯罪!
刘有庆曾在湖北省谷城县担任县委书记,这期间他就曾犯事,这是他第一次犯事,他在任期间存在违规超标使用公车的问题,尽管他做出了一些贡献,但仍不能忽视他的错误。
我们先来看他做出了一些贡献,再来看看他犯的错误,我们就可以知道官员违法犯罪决不能姑息。
当时,谷城县经济一直处于垫底状态。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刘有庆制定了长达15年的发展规划,并邀请了专家进行为期一年多的调查研究,以确保这项规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在刘有庆的领导下,谷城县的经济开始发生了变化。他积极推动当地企业的发展,其中包括蓄电池、建材、纺织等一大批企业。这些企业为谷城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其中,蓄电池产业在当年一度做到全国第二。此外,他还修建了白水峪水电站,为当地的电力供应提供了保障。
刘有庆在领导谷城县的过程中也注重环保。1991年,谷城县被授予了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并多次获得全国绿化委、林业部、湖北省等机构的表彰。在刘有庆的带领下,谷城县的人工造林达到了55万亩,封山育林的面积更是达到了132万亩。由此,谷城县一度被列为国家林业长效保护工程12个示范县之一。1992年,时任林业部部长高德占出版了《绿色屏障的兴起》一书,广泛强调了谷城县的绿色倡议。
刘有庆在谷城县曾干得不错,被认为是一位务实的官员,甚至被襄樊市列为重点考察对象,并有可能被提拔为副市长。但是,在违规违纪方面,刘有庆也非常"出彩"。
1994年7月,中央有关部门和央视记者对刘有庆违规用车事件进行了调查和采访,并在《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等媒体上进行了报道。调查结果显示,刘有庆从1990年到1993年三次更换公务用车,这些车辆都是走私车辆,没有合法手续,购买资金也不正当,包括使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和政府的专项资金,总花费超过四十万元。
这起事件在谷城县引发了跟风效仿的现象,各单位的头头们也都纷纷跟着购买新车,甚至挪用了不正当的资金,导致该县在1992年单单购买了130辆公务用车,花费超过2036万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来源不当,包括挪用了企业的资金、政府的专项资金、救济款和群众集资等。
这些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尤其是在当时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情况下,引发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刘有庆曾因被中央部门和央视曝光成为负面官员,导致他在襄樊地区的升职考察被停止并且被免去所有职务。然而,两年后,他悄无声息地被任命为襄樊市市委副秘书长,之后又被任命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襄樊学院党委副书记。
据襄樊当地流传的说法,刘有庆能东山再起,是因为原来的市委书记孙楚寅看好他。当刘有庆担任谷城县一把手时,孙楚寅正好在旁边的老河口担任市委书记,两人私交不错。所以,当孙楚寅上来之后,就提拔了刘有庆。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后来刘有庆又一次落马,而且孙楚寅同样与刘有庆一样被查处了。但是,刘有庆并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刚上任就想着如何利用手里的权力干一些违反犯罪的事,尽然瞄上了各种建筑工程项目。
在担任古城县委书记期间,刘有庆结识了建筑企业老板卢某,并与其关系十分密切。九十年代中期,卢老板曾带着下属给刘有庆送了4000元现金,而刘有庆毫不犹豫地收下了。随后,当市里交通局养路征稽处要修建办公楼时,刘有庆与卢老板勾结在一起,一同发财。
刘有庆调任襄樊学院担任副书记后,卢老板又送了一万块现金,刘有庆也毫不客气地收下了。接着,刘有庆开始推进学院的工程建设,让卢老板的企业承揽了多项工程,其中包括重新修建新的校区。该校区的土地征用面积达到两百多亩,背后自然都是卢老板的身影。
当地百姓纷纷传言,官员要想发财,必定要盖楼。而刘有庆的行为似乎再次印证了这一说法。
除了工程承建,另一条来钱的门路,就是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安排工作。在这方面,襄樊区经贸委办公室黄主任和刘有庆的多次来往,都与亲属的工作安排有关。
刘有庆通过私下交代,为黄主任的亲戚安排了工作。黄主任为了感谢他帮忙,在市里的长安酒店设宴感谢,并送给了刘有庆一万块现金。刘有庆收钱后,黄主任趁机让他再为自己的小舅子安排工作。刘有庆没有犹豫,一个电话就打给了襄阳县的县委书记,很快,黄主任的小舅子也得到了铁饭碗。
时间长了,刘有庆的胆子越来越大,胃口也跟着大了。2001年底,市里的建管局长也找到了刘有庆,想通过他的帮助继续留任。局长和一位办公室主任,在他的办公室,给50000元现金人民币。刘有庆依旧没有推辞,答应帮助活动。收钱以后,他果然四处打电话,为别人的仕途奔波。
从刘有庆的二次任职历程来看,他似乎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他除了按时上下班外,似乎整天都在吃饭和与人交际。作为领导干部,他的变化是彻底的。
在他担任谷城县官员时,虽然有买公车违规的记录,但他仍然在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成绩。然而,现在的刘有庆似乎没有什么事可做,只剩下收受贿款和礼品的事情可做。
刘有庆收受的钱物非常丰富。在他成为市委副秘书长后,开始大量收取别人给的东西。包括人民币与美元,一共收了人民币25.5万元和美元2000元。此外,他还非法占有人民币8万元。刘有庆还收到了一辆价值14万元的富康轿车。此外,他的家人也从他所担任的职位中获得了贿赂,其中他的儿子收受了5万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被曝出超标用车的事情,刘有庆的超标用车嗜好仍然没有改变。有趣的是,他后来被揭发是因为超标用车的事情。
当刘有庆担任襄樊学院党委副书记时,他一口气买了四辆汽车,每辆售价超过35万元,发动机排量超过2.98升。不仅价格超标,车的排放也超标。
刘有庆的不正之风远未停止,他在担任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不仅超标用车,还有了新的不良习惯——玩弄女性。他与市里一位女性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彻底沦为一个道德败坏的人。
由于他之前便有过违纪记录,所有对他的调查十分的迅速。
由于受贿问题构成犯罪,刘有庆于2002年10月被湖北省检察院正式批捕。一年后,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刘有庆有期徒刑12年。尽管刘有庆提起上诉,但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原判。
判决生效后,刘有庆开始了他的铁窗生涯。从他的仕途历程可以看出,他的违纪逐渐演变为违法,是信念逐步堕落的结果。
事实上,在刘有庆第一次任职谷城县时,他也并非没有能力。但他违规超标用车的行为已经表明他具有违法犯罪的倾向,只是当时他没有其他违法事实,才得以幸免。
第二次重新出山后,刘有庆没有丝毫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不管他的贪腐出于何种心理,他对官场生态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他疯狂敛财的行为最终让他跌入了深渊。
此外,刘有庆前后两次被查处,也揭示了过去官场生态中的能人腐败现象。违规用车被查处,前途就此断绝;东山再起更疯狂,却注定了末路。
从刘有庆被抓,可以看出党对于腐败现象打击力度之大,后面还有许多腐败官员落马,正如国家强调的:“苍蝇老虎要一起大。”
同样,这种情况表明,在官员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缺陷,需要更加严格和有效的制度来保持官员廉洁和遏制腐败。
首先,对于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应该采取更加彻底的打击措施,确保所有涉嫌腐败的官员都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这不仅能够维护社会公正和权益,还能够起到警示作用,让其他官员清楚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不可逾越的底线。
其次,应该建立更加严格的官员管理制度,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这包括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和评估,确保官员的言行和行为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同时,要建立更加严格的财务监管机制,确保官员的财产来源合法、透明,并严格限制官员的各种经济利益。
最后,需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舆论监督能够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让政府更加关注公众的需要和利益。而公众的参与则能够让政府更加贴近民生,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和民生福祉,从而有效减少官员的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