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障首都能源安全、守护地下钢铁动脉的征程中,国家管网北京管道有限公司密云作业区活跃着一支忠诚担当、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管网铁军。他们扎根京北大地,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艺,默默守护着陕京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今天,让我们走近这群可敬可爱的管网人,感受他们身上闪耀的榜样力量。
“护脉及时雨”:杨文涛——风雨无阻的风险“扫描仪”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杨文涛是密云作业区管道保护的尖兵。他曾在公司油气管道保护工竞赛中摘得团体第二及个人银牌的佳绩,这份荣誉背后是他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在环焊缝开挖等关键施工现场,杨文涛总是冲锋在前,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像一场“及时雨”,对现场环境风险点进行“全面覆盖”式的排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风雨交加时,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衫,甚至灌进脖颈,但他浑然不觉,目光如炬,紧盯作业风险。一天下来,衣服湿透、声音嘶哑是常态。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风险管控无小事”,确保每一项管道保护措施都精准落地,为管道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
“护脉及时雨”杨文涛
“水滴放大镜”:刘倩松——明察秋毫的隐患“终结者”
运维操作工刘倩松,是密云作业区设备安全的“守护神”。凭借“先进计量员”、“重大隐患发现和安全生产表现突出员工”等荣誉,他展现了管网人的细致与担当。刘倩松的巡检包如同他的“法宝”,他用“水滴放大镜”般的专注和敏锐,让任何站场及阀室设备的隐患都无处遁形。一次例行巡检中,他敏锐地发现高丽营分输站第三支路焊缝上存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坑,立即上报。经专业检测,这竟是一个重大安全隐患点,需紧急换管。在随后的动火作业现场,刘倩松寸步不离,全程监护,直到隐患被彻底消除,他才再次背起巡检包,继续踏上为站场“把脉问诊”的征途。他的细致入微,是保障设备平稳运行的坚实基石。
“水滴放大镜”刘倩松
“设备水准仪”:曹玉龙——精益求精的工程“质检官”
设备工程师曹玉龙,是密云作业区工程建设与设备管理的“精度标尺”。在高丽营站3000万转供调压改造这项北京分公司首次独立策划管理的改扩建工程中,作为项目跟进人,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推动项目高质高效提前完成,荣膺分公司年度先进个人。在高丽营站特级动火作业期间,曹玉龙化身“设备水准仪”,对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标准都严格把控。查收工作群信息、协调施工现场、监督验收流程……事无巨细,一丝不苟。面对繁重的工作,他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所有管网人的心声:“纵然辛苦,但只要能保证顺利供暖,让家家户户都能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感到一些温暖,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他的严谨,确保了每一次操作、每一个项目的精准与可靠。
“设备水准仪”曹玉龙
杨文涛的“风雨无阻”,刘倩松的“明察秋毫”,曹玉龙的“精益求精”……他们,是国家管网北京管道有限公司密云作业区无数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员工的缩影。他们是“身边的榜样”,用不同的方式践行着“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的企业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以非凡的担当和过硬的本领,共同铸就了守护首都能源生命线的“密云铁军”群像。他们的故事,闪耀着管网人的忠诚与坚韧,是激励全体管网人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正是这一个个平凡而闪光的个体,汇聚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温暖千家万户的磅礴力量。(作者:张邑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