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国庆假期充电量创新高,各地出招应对“充电大考”

高速公路日均充电量达平日2.59倍,移动充电机器人、优惠补贴齐上阵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创下

高速公路日均充电量达平日2.59倍,移动充电机器人、优惠补贴齐上阵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535.91万千瓦时,是平日均值的2.59倍,较去年国庆假期增长45.73%。面对激增的充电需求,各地纷纷出台创新措施,保障新能源车主畅行无忧。

充电数据破纪录,高速公路承压明显

节假日期间,新能源汽车出行需求旺盛。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超6200万辆,自驾出行日均2.4亿人次,较平日增长约80%。其中,新能源车日均出行量达1250万辆,较平日增长70%。

在出行高峰日,充电压力尤为突出。例如在江苏,国庆假期高速公路国网充电桩充电量达882.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近11%。10月1日当天,日充电量达到峰值123.5万千瓦时。

各地创新举措,缓解充电排队难题

移动充电设施动态调配

为应对“潮汐式”充电需求,多地部署了移动充电设施。国家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在50座繁忙充电站配置了100个移动充电桩。湖北交投新能源公司则在清明、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投放300多台充电机器人,重点向热门高速线路倾斜。

优惠补贴直接让利

多地通过价格优惠降低车主出行成本。济宁太白湖新区在双节期间将充电服务费降至0.1元/度。南宁交投集团推出专项惠民活动,市民在指定充电站点可享受充电服务费5折优惠。问界汽车则为新用户提供“满20元减10元”的充电优惠券。

引导分流与限充策略

湖南高速新能源平台将部分服务区充电桩的SOC设置为70%-85%,每辆车最多只能充80%的电量,以缩短排队时间。湖北省一些服务区通过发放“下一站点充电指引卡”,引导车主前往附近充电站。

免费充电提升旅游体验

四川宜宾港荣能源公司在全市精选30个核心充电场站推出免费充电服务。活动期间,这些充电站共产生3.3万笔充电订单,总充电量达86.13万度。志愿者还充当“导游”为游客推荐本地特色美食与景点,将充电等待时间转化为了解宜宾的“预热时刻”。

结构性矛盾待解,未来发展路径清晰

尽管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已接近100%,但这些充电桩仅占全国充电桩总量的不足1%。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专家陆旭东指出,针对高速公路使用场景的变化,更需要大功率充电设备。

未来,推动收费站向开放式转型,打造集储能、光伏、充电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站,是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政策持续支持,以及车主们逐渐形成错峰充电、下高速充电等智慧出行习惯,新能源汽车高速充电难问题有望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