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随机游程观察2025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结论,就是到2027年之内经济是不可能有什么起色。其原因就是当前国内经济不景气根源是中国大陆体制局限性引发,经济数据上看整体信用还在下降中,所以国内经济出现了螺旋循环恶化情况。虽然主要反应在那些固定资产过度人群,未来将面临集体破产风险!尤其对有房者影响最大,泥沙俱下的百姓都一样会被卷进去。简单说,当房产资产缩水时,如果拥有一套或多套房产,房价下跌将直接导致这些房产的市场价值下降,从而使得百姓的净资产减少,即总资产减去总负债计算。
随后就是影响社会整体再融资或抵押能力出现崩盘,毕竟房产是很多人用来申请贷款,比如经营贷消费贷还有二次房贷等等的主要抵押物。房价下跌后,银行会重新评估房产价值,可能导致贷款额度降低,甚至触发追加保证金或提前还款的风险。最终会会全面的影响中国大陆百姓普遍的消费行为预期。也就是说对于百姓而言,房产作为家庭重要资产,其价值缩水可能影响个人及家庭的消费信心,倾向于更保守的财务策略,减少开支或投资心态。
推荐计算一下个人的债务收入比情况。所谓“债务收入比”公式逻辑很简单,用当事人把的债务总额除以他的平均年收入,就可以算出来。比如某人“债务收入比”是380%多,这意味着某人即使不吃不喝也要3.8年才能还清债务,如果假设当事人把各种生活费用按占用月收入一半计算,加上去,那么还清债务时间至少需要7.6年以上才行。还有就是要有“暂停借钱”的预警系统,如果当事人现金流无法维持半年以上正常本息还款,或者最近“六个月的收入已经低于负债总额的20%”。因为你的收入可能连利息和手续费都覆盖不了,继续下去只会让债务越滚越大。道理很简单,假设每个月最多收入一半拿出来还债(即六个月收入),先扣除不考虑房屋抵押,即使按平息5%计算,银行最多给借五年期,也就是最低本息合计1.25,自然不考虑本金也需要0.25/1.25=0.2,即至少保证总负债需要1/5收入支付才行。
社会总体心态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别指望百姓几年会恢复往日的购买力。当花钱的时候就会变得犹犹豫豫,人普遍总是想着能省则省。毕竟房贷支出占据了家庭支出中的很大一部分,而且房贷不是三五几个月就能还清了,通常都是按年计算,十年二十年或是三十年去还钱。压力增加不少,很多人都有了生怕工作做不好被降薪裁员影响生活的感受,没了工作就按下暂停键。尽量不要给未来的自己太大压力,谁也不知道路在何方?不要把所有钱都花在“消耗品”买房这类事上,还是应该给自己留下一定的流动资金,面对未来各种天灾人祸,这也算是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