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推动罕见病诊疗体系建设,第三届罕见病诊治可及性策略大会举行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周学津 2025-07-04 报道“诊断难、药物少、负担重是罕见病诊疗面临的三大挑战,推动罕见病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周学津   2025-07-04 报道

“诊断难、药物少、负担重是罕见病诊疗面临的三大挑战,推动罕见病诊疗和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多部门协调合作、凝心聚力,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持续支持,有效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7月4日,在第三届罕见病诊治可及性策略大会上,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波说。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波。主办方供图

罕见病种类复杂,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药物治疗则是罕见病治疗的重要方法。在张波看来,提高罕见病药物的可及性面临着三大挑战:全球无药,境内有药、国内无药,国内有药却不可及。“罕见病药物技术门槛高,有些疾病致病机制不清,研发难度大,我们要激发企业的研发动力,促进政产学研多方合作。同时,持续优化相关药物的准入流程等,多措并举让患者用上药。”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社会与管理学教授茅宁莹认为,推动罕见病药物的可及性对于罕见病治疗尤为关键,“要支持罕见病药物的引入和落地,构建精准高效的罕见病诊疗体系,促进罕见病药物监管政策创新,从医疗资源和支付保障等方面优化先行区建设,充分发挥医疗特区优势。同时,建立稳定、高效的罕见病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创新临床急需罕见病药物多元支付模式等。”

“罕见的是疾病,有很多研究成果和进展,要让医务人员和罕见病患者及时知晓前沿进展。”北京天坛医院主任药师赵志刚表示,在临床中他发现,医务人员和患者最关注的就是与疾病相关的各类信息。“初筛怎么做?治疗指南是什么?药物警戒信息有哪些等等,都是大家在意的。为此,我们搭建了罕见病寻医问药平台,聚合与罕见病相关的信息资源,无论是医生、药师、护士,还是患者及其家属都能在上面获得各类信息。”

“罕见病罕见,但关爱不罕见,它不是被遗忘的角落,我们要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关爱与希望。”赵志刚说。

责编:毛圆圆

主编:王振雅

校对:高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