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刘邦分封功臣萧何什么排第一?

先看替萧何争功的一幕。刘邦杀掉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准备论功行赏。可是群臣争功,这一争就是一年多!争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功

先看替萧何争功的一幕。

刘邦杀掉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准备论功行赏。

可是群臣争功,这一争就是一年多!

争功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功臣除了会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考虑之外,他们还需要维护功臣集团的政治话语权!

一年多的时间又意味着什么?

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很多功臣会在互相认可中渐渐形成集团。

在这一过程中,刘邦冷眼旁观,他不可能看不出其中的门道!也不能不规避由此带来的风险。

如果立曹参为代表的功臣派,那么他们以后将会在西汉朝中会形成独一档的权力集团,对于西汉统治的稳定与安全将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

有人可能会反对,认为曹参是绝对忠诚的。

忠诚只是外部行为,无法代表一个人的内心。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是人在面对巨大利益的囚徒困境,所谓的绝对信任,就是个笑话,不要考验人性!

更何况任何对皇权本身的削弱对于皇权集团也是无法接受的。

说句现实的话,别说至高无上的皇权,即便放到现在,换做是你,你也很难会允许自己的权力,被别人染指!

多年的战争经验以及政治经验,刘邦更是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

所以刘邦

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

刘邦的这一封赏,自然会引来功臣集团的反对。功臣们说:我们这些人身披铠甲、手拿兵器征战,多的经历了一百多次战斗,少的也有几十次交锋,攻城略地,功劳大小各有不同。萧何从来没有立下过战功,只靠着舞文弄墨、发表议论,不参与实战,反而地位却在我们这些人之上,这是为什么呢?

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萧何代表的是文官集团,曹参代表的是功臣集团。

刘邦立萧何首功,激化了文官集团与功臣集团的矛盾。

在战时这种矛盾绝对需要化解,但是到了现阶段,他们的关系激化反而有利于刘邦代表的皇权集团。

皇权、文官、武官三方集团博弈,我想这应该是刘邦乐于见到的。

刘邦通过“功人功狗”的言论,拆解决策与执行职能,为萧何的功劳寻找理论依据。

刘邦在说这个论点的时候,并不是低头自语,他绝对是一边说,一边观察众人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这是领袖的特质之一,“功人功狗”的言论对功臣们的说服力十分有限,甚至会激起他们的不满!

刘邦发觉了众臣的情绪变化,他立马加了一句:

“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重点来了,这句才是王炸,你们都说自己功劳大,但是跟萧何相比,只有他把全部的筹码压在刘邦身上,这不仅是忠诚还是信任,甚至是孤注一掷!完全把自己的家族与刘邦的身家性命绑定!

刘邦说这句话,是在敲打所有功臣,同时还给功臣们留着面子,其潜台词就是,你们都为自己留了后路!甚至有人会跟项伯一样两边下注。

想必又会有人持反对意见,还是那句话,只要不是马后炮,处在当时的环境下,任谁也无法知道最后的胜利者是谁!

这种困境不仅刘邦会面临,曹操,刘秀也都曾经有过类型的情况。

再来看群臣的反应:

“群臣皆莫敢言。”

功人功狗的言论根本无法说服功臣们,而只有这种对“绝对忠诚”软肋的精准打击,才会让他们感到恐惧“莫敢言”!他们都知道如果再争论下去,可能就涉及到刘邦或者皇权最核心的问题“忠臣底线”的问题。

第二幕是排位序,在此之前刘邦已经力压群臣,立萧何功劳第一。

上一次功臣集团输了里子,这次他们势必要争一下面子。

那次他们各自为战,这次就不同了,他们集中力量主推曹参。

“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刘邦上次偏袒了萧何,这次他也不好公开支持,如果硬挺,很可能会被视为 刻意打压军功集团进而失掉人心。虽然刘邦内心还是倾向于萧何第一,但是他却没有没有其他好办法说服众臣。

关键时刻,鄂千秋站了出来,他说:

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

鄂千秋的言论不仅点出了萧何的功劳,还把萧何的功劳提高到战略层名,以及强化了其不可替代性。同时也再次唤起刘邦在多次危急时刻,萧何砸锅卖铁般雪中送炭的深刻记忆,这也坚定了刘邦再次支持萧何的决心!

最终刘邦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这样不仅巩固了萧何的文官核心地位,又没让军功集团觉得是被皇权刻意打压,通过引入第三方的方式完美化解了僵局。

其实说到底,相对于手握重兵的功臣集团,刘邦更放心手无兵权的文官,这才是刘邦封萧何为第一的原因。

评论列表

文剑
文剑 2
2025-10-10 22:31
排第一的是张良。刘邦给的待遇是:自择齐地三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