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火气"本指烧煮食物的气味或尘俗习气,在当代语境中演变为表达市井生活气息与民生福祉的正面词汇。2022年成为《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2023年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十大网络用语" 。现代语义强调其对日常生活氛围的具象化呈现,如夜市、菜市场等场景中的人间温情,相关研究已构建"认知-情感-行为"体验模型阐释其文化价值。湖北省会武汉市近些年被普遍誉为城市烟火气非常浓郁的一个城市,武汉的城市烟火气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其主要体现在早餐文化、社区商业活力、夜间经济繁荣、四季市井、方言与社交等方方面面。
武汉的早餐文化是其烟火气的缩影,热干面、三鲜豆皮、糊汤粉、油炸面窝、汤包、糯米鸡、 重油烧麦、腊肉豆丝等等传统小吃遍布街头巷尾,10元即可享用一份地道的早餐。这种亲民的价格和便捷性,让武汉人养成到街头巷尾“过早”习惯,也吸引了众多的外地游客在武汉的大街小巷里来体验。武汉的社区商业活力满满,很多社区通过引入生鲜超市、早点铺等便民商业,很多社区的居民都可以在自己的社区里面解决早餐这种基本生活需求。例如鲜天惠生鲜超市和老郭生鲜的成功入驻,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食材,形成“开门即市”的便利生活圈。

武汉市的夜间经济也特别的繁荣,汉口江汉路步行街、交通路与武汉路、武昌的楚河汉街、光谷步行街、武商梦时代广场、汉阳的钟家村、王家湾两大商圈人潮涌动,夜市文化十分活跃,烧烤、咖啡、KTV等业态丰富。武汉市还拥有独特的四季市井:东湖的四季景观与人文活动结合,如春季赏樱为主题;夏季长江、汉江及两江四滩的灯光秀夜游;秋季小吃节各种美食与满城的桂花绽放让不少外地游客体验“百里江城满城飘香”的醉人美景。武汉的冬天有什么观赏的呢?武汉的冬天全城梅花绽放,而且武汉作为百湖之市,大批迁徙候鸟成为武汉市民与外地游客们的生态客人。
外地游客游览武汉市后,对武汉的城市烟火气体验感普遍呈现出积极的评价,普遍认为这座城市的烟火气特点非常分明:丰富多样的过早文化;武汉的早餐文化(过早)以种类丰富著称,热干面、豆皮、面窝、汤包等小吃深受游客喜爱。游客常反馈早餐种类多、制作精细,且街边用餐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武汉的汉正街、吉庆街、户部巷、翠微街等区域汇聚了大量本地居民,夜间大排档灯火通明,民间艺人现场表演,形成独特的江湖气城市氛围。游客普遍认为武汉的这种市井文化真实、原生态、有活力,与北方城市的精致不同,更显质朴,有着鲜活的市井文化。

武汉是一座码头文化起家的城市,武汉人说话的嗓门就比较大、语速快,外地游客初到可能觉得武汉人说话比较"冲",但接触后发现武汉人的性格直爽热情。这种语言特色成为武汉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本地人与外来客的辨识度。武汉的公交系统高效,而且武汉本地人直爽还习惯高声进行交谈,外地游客就会经常被武汉人的这种热情所感染。武汉还实施了90分钟内免费换乘的公交政策,让游客们能快速融入这座城市脉动。武汉四季还有各自独特的自然景观,例如春赏樱花杜鹃; 夏赏荷花;秋赏桂花;冬赏梅花。因为武汉四季都有花开而被誉为新花城。
武汉城市的烟火气魅力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早餐文化;武汉以“过早文化”闻名,街头巷尾弥漫着热干面、三鲜豆皮、糊汤粉等传统美食的香气。270余种早餐品种形成独特的生活场景,10元就能吃一顿扎实的早餐,这种实惠与便捷性成为国内新一线城市中难寻的烟火气体验。江湖气与市井融合;武汉话融合楚语、江淮官话等方言特色,词汇与表达方式常带“江湖”二字,如“有板眼”等俚语,既保留市井文化的直爽,又带有长江赋予的豪迈坚韧。而且在日常交往中,邻里间“过早了冇?”的问候声此起彼伏,菜场阿姨塞葱、房东叔叔问“谈朋友冇”等细节,都透出骨子里的亲切感。

武汉市的四季市井生活也非常丰富多彩:春赏樱花杜鹃、夏夜荷湖边烧烤、秋天桂花树下小吃、冬天江湖中候鸟成群,形成这座美丽的生态之城“四季有滋味”的原滋原味的市井生活。武汉市还有独特的江湖文化基因:武汉的码头文化融入到了城市的血脉之中,江汉关钟声、船工号子声、汉剧唱腔等传统元素与现代生活交织。黄鹤楼登楼俯瞰两江交汇、长江游船观灯光秀等体验,将历史记忆与现代文旅结合,形成“江湖多浪漫”的独特气质。外地游客对武汉独特的城市烟火气体验呈现两极分化评价:正面反馈与负面反馈,但武汉是一座烟火气十足的城市却是得到了一致的肯定。
正面反馈是:文化体验丰富;武汉的“过早”文化(如鸡冠饺、热干面、糯米鸡等)被游客视为特色,尤其在樱花季期间,江汉路、户部巷等地的早餐摊点人气旺盛,游客感叹“烟火气太足了”。生活氛围浓厚:游客普遍提及武汉人热情直爽的性格,公交车上大声交谈、夜市喧哗等场景被形容为“江湖气”与“爽快劲儿”的融合,这种真实的生活状态让部分游客印象深刻。负面反馈是:交通与地名困惑:汉口、武昌等地名差异导致导航困扰,公交换乘规则(90分钟内免费换乘)被吐槽“太复杂”,部分游客因此产生“乱”的印象。再就是城市节奏快以及夏季高温与饮食辛辣引发部分游客不适。

武汉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滚烫热辣,但又为何很多人偏偏喜欢这滚烫热辣的烟火气呢?这是因为武汉的烟火气是源于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和生活氛围。历史积淀的码头文化:武汉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处,自古便是商贸重镇。汉口从明初的芦苇滩发展为“东方芝加哥”,形成了包容开放的市井文化。这种文化让武汉既保留传统市井喧嚣,又融合现代活力。武汉人的早餐文化被称为“过早”,品种多达270种,从热干面、豆皮到周黑鸭,形成独特的“过早经济”。这种生活仪式感不仅满足味觉需求,更成为城市生活的标志性符号,吸引外地人体验本地风情。
烟火气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武汉既保留传统市集喧嚣(如户部巷早市),又发展出东湖夜游、江滩灯光秀等新业态。年轻人既能在光谷步行街感受夜生活,也能在老租界区体验历史韵味,形成“传统+现代”的独特气质。人情味与归属感:本地人将“烟火气”转化为生活哲学,这种人情味让初来者快速融入,形成“来了就不想走”的归属感。虽然武汉也有负面反馈的现象,仍然有很多的外地游客偏偏喜欢武汉热辣辣的烟火气。综上,武汉城市的独特性在于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既保留着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却又同时展现出了其作为国际性大都市的活力与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