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城市更新砸5万亿+学区房解绑,2025年11月买房:核心区增值还是老破小贬值?

2025年11月的楼市,正被两大政策变量重塑——“5万亿城市更新投资落地”“多地取消学区房划片绑定”。百度热搜数据显示,

2025年11月的楼市,正被两大政策变量重塑——“5万亿城市更新投资落地”“多地取消学区房划片绑定”。百度热搜数据显示,这两个话题近7天搜索量突破8亿次,微博相关话题讨论量达180万条,核心争议点集中在:“核心区房产会升值吗?”“手里的老破小要贬值了吗?”

这波政策变动影响深远:9月15日,发改委发布《2025年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明确全国城市更新投资规模达5万亿元,重点改造老旧小区、完善核心区配套;10月-11月,北京、上海、西安等15个城市先后发布政策,取消学区房与学位的直接绑定,实行“多校划片+随机派位”。

一边是5万亿资金注入核心区,完善配套、提升价值;一边是学区房“神话”破灭,老破小失去核心溢价。2025年底的楼市,正在经历“价值重构”:房产的核心价值从“学区”回归“地段+配套”,城市分化、房源分化进一步加剧。今天我们就结合最新政策数据、热搜热点和真实市场案例,拆解这波变动的影响:核心区房产如何增值,老破小该何去何从,购房者该如何布局?

一、政策落地:5万亿城市更新+学区房解绑,政策影响几何?1. 5万亿城市更新:重点投向核心区,完善配套提升价值

2025年9月15日,发改委发布《2025年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明确城市更新投资规模5万亿元,重点用于三大领域:一是老旧小区改造(含加装电梯、配套设施完善),二是核心区基础设施升级(地铁、学校、医院扩建),三是产业园区配套建设。

数据显示,9-11月,全国已有28个一二线城市启动城市更新项目:北京投入3500亿元,重点改造东西城、朝阳等核心区的老旧小区和基础设施;上海投入4000亿元,推进内环内老旧小区改造和郊区地铁延伸;广州投入2800亿元,重点完善天河、海珠等核心区的教育、医疗配套;深圳投入3200亿元,打造南山、福田等核心区的产业配套和居住环境。

百度热搜“5万亿城市更新惠及28城”在10月10日引发热议,有网友留言“我家小区要加装电梯了,配套也会升级,房子终于要升值了”。从政策导向来看,城市更新资金主要投向一线及强二线城市的核心区,这些区域的配套会进一步完善,房产价值也会随之提升。

2. 学区房解绑:15城取消划片绑定,老破小溢价消失

2025年10-11月,学区房政策迎来“大变天”:10月8日,北京宣布取消海淀区、西城区学区房与学位的直接绑定,实行“多校划片+随机派位”;10月20日,上海跟进,徐汇、长宁等核心教育区取消学区房划片绑定;11月以来,西安、杭州、成都等13个城市先后发布类似政策,截至11月8日,全国已有15个一二线城市取消学区房划片绑定。

政策落地后,学区房价格出现明显回调。北京西城区某知名学区房,2024年单价15万/平,2025年11月成交价12万/平,下跌20%;上海徐汇区某学区房,2024年单价14万/平,2025年11月成交价11.5万/平,下跌17.9%。微博热搜“学区房价格暴跌20%”在11月3日登顶热搜,有业主吐槽:“之前以为学区房能保值,现在亏了200多万,肠子都悔青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学区房并非“一文不值”。核心区优质学校周边的房产,虽然失去了“确定性学位”溢价,但因为学校资源依旧优质,加上城市更新带来的配套提升,价格回调后趋于稳定。比如北京东城区某小区,虽然取消了学区划片绑定,但因为周边有3所优质小学,且纳入城市更新计划(将扩建学校),11月成交均价10.5万/平,仅比2024年下跌5%。

二、市场分化:核心区增值、老破小贬值,楼市价值重构1. 核心区房产:配套升级+需求集中,价格稳中有升

一线及强二线城市的核心区,成为政策红利的最大受益者:

· 北京:东西城、朝阳核心区,因为城市更新带来的配套升级(地铁扩建、学校扩建、医院新增),二手房成交均价环比10月上涨1.2%。链家数据显示,北京朝阳区某小区,因为周边要新建一所优质中学,11月上旬成交均价8.5万/平,比10月上涨0.3万/平,成交周期从2.5个月缩短至1个月。

· 上海:内环内核心区,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升级,房产价值提升明显。上海静安区某老旧小区,纳入城市更新计划后,加装电梯、完善绿化,11月成交均价7.8万/平,比改造前上涨0.5万/平,之前无人问津的顶楼房源,也顺利成交。

· 广州、深圳:核心区因为产业配套完善+城市更新,改善型需求集中释放。广州天河区11月上旬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上涨25%,改善型户型(120-144平)成交占比达40%;深圳南山区因为产业升级+配套完善,二手房成交均价环比上涨1.0%,品牌次新房最受欢迎。

2. 老破小:非核心区+无学区,贬值成定局

老破小的价值主要依赖“学区+地段”,当学区溢价消失,非核心区的老破小成为“重灾区”:

· 非核心区老破小:价格大幅下跌。北京房山、上海奉贤等非核心区的老破小,因为无学区、无城市更新红利,11月成交均价环比下跌3.5%。比如北京房山区某老破小,2024年单价2.8万/平,2025年11月成交价2.4万/平,下跌14.3%,成交周期长达6个月。

· 核心区非学区老破小:价格平稳但变现难。北京东城区某非学区老破小,虽然位于核心区,但因为无学区、户型老旧,11月成交均价6.5万/平,与10月持平,但成交周期长达3个月,业主需要降价5%左右才能成交。

· 沿海省会城市老破小:分化明显。青岛、宁波等沿海省会城市的核心区老破小,因为城市更新带来的配套提升,价格基本平稳;而非核心区老破小,价格下跌2%-3%,变现难度加大。

3. 二线及沿海城市:强二线核心区受益,弱二线老破小承压

· 强二线城市(杭州、成都、厦门):核心区房产增值明显。杭州西湖区因为城市更新+产业升级,11月二手房成交均价环比上涨0.8%;成都高新区因为配套完善+人口净流入,二手房成交均价环比上涨0.7%。

· 弱二线城市(郑州、长沙、西安):核心区稳中有升,老破小下跌。郑州金水区(核心区)11月二手房成交均价环比上涨0.3%,而中原区(非核心区)老破小成交均价环比下跌1.5%;长沙岳麓区(核心区)成交均价平稳,雨花区非核心区老破小成交均价下跌1.2%。

· 沿海省会城市(青岛、福州、南宁):核心区受益城市更新,老破小贬值。青岛市南区(核心区)11月二手房成交均价环比上涨0.5%,而李沧区非核心区老破小成交均价下跌1.0%。

三、购房布局:2025年11月买房,聚焦核心区,远离老破小1. 刚需购房者:优先核心区刚需房,避开非核心区老破小

刚需购房者的核心需求是“住得舒服、好变现”,在当前政策环境下,应优先选择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核心区的刚需房(80-100平两居/三居):

· 选择标准:靠近地铁(步行10分钟内)、周边有基础配套(超市、医院、学校)、品牌开发商、物业优质。这类房子因为需求集中、配套完善,未来保值增值能力强,变现难度小。

· 避开雷区:非核心区的老破小(无电梯、物业差、户型老旧)、远郊盘(远离市区、无产业支撑)。这类房子未来可能“卖不掉、租不出”,尤其是非核心区老破小,学区溢价消失后,价值会持续下跌。

2. 改善型购房者:聚焦核心区改善房,拥抱城市更新红利

改善型购房者的核心需求是“居住品质+资产保值”,应聚焦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核心区的改善型房产(120-144平三居/四居):

· 选择标准:位于城市更新重点区域(可查询当地发改委发布的城市更新计划)、周边有优质教育/医疗配套、户型方正、楼龄在10年以内。这类房子会受益于城市更新带来的配套升级,价值持续提升。

· 案例参考:上海静安区某改善型小区,位于城市更新重点区域,周边将新建一所三甲医院和一所优质中学,11月成交均价9.2万/平,比10月上涨0.4万/平,成交周期仅1.5个月。

3. 老破小业主:及时置换,拥抱核心区

如果手里持有非核心区老破小,尤其是无学区、无地铁的房源,建议尽快置换:

· 置换方向: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核心区的刚需房或次新房。比如将三四线城市的老破小卖掉,置换到省会城市的核心区;或将一线城市非核心区的老破小卖掉,置换到核心区的次新房。

· 置换时机:现在是最佳时机。一方面,城市更新政策刚落地,核心区房产价格还未大幅上涨;另一方面,老破小价格虽然回调,但仍有一定的变现空间,若等到后续老破小贬值加剧,置换成本会更高。

四、结语:楼市价值回归本质,地段+配套才是硬通货

2025年11月的楼市,正在经历一场“价值重构”:5万亿城市更新让核心区配套更完善,价值更突出;学区房解绑让老破小失去核心溢价,回归居住本质。这意味着,未来的楼市,“地段+配套”才是硬通货,学区、炒作等附加溢价会逐渐消失。

购房者要适应这种变化:刚需别再盲目追求学区房,而是选择核心区的优质刚需房;改善型要聚焦核心区的改善房,拥抱城市更新红利;老破小业主则要及时置换,避免资产贬值。城市分化、房源分化会越来越明显,只有选对城市、选对区域、选对房子,才能在楼市的“价值重构”中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最后想问:你手里有老破小吗?你打算趁着城市更新政策置换核心区房产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