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白酒行业版图上,浓香型龙头五粮液的业绩颓势格外醒目。继2024年增速放缓后,这家曾经的增长标杆在2025年遭遇更为严峻的业绩滑坡,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五粮液营收81.74亿元,同比下滑52.66%;净利润20.19亿元,同比下降65.62%,创近十年单季最大跌幅。
五粮液变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就在市场聚焦其转型方向之际。11月五粮液斥资入股半导体公司国创先进半导体材料,引发行业热议。面对新帅华涛上任后的“开门杀”,五粮液跨界投资高科技是否真能成为挽救业绩的良方?答案恐怕需要在业绩数据与战略逻辑中重新审视。

2024年9月,华涛成为五粮液总经理,同年12月升任副董事长,主导优化第八代五粮液渠道费用政策,并推动公司绿色发展战略。不过,华涛的五粮液“掌舵”之路,从一开始就与业绩压力紧密绑定。
华涛的危局在2024年已现端倪:2024年,五粮液总营收891.75亿元,同比增长7.09%;归母净利润318.53亿元,同比增长5.44%。两项数据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已经下降到个位数。此外,净利润率35.72%,已经出现了1.54%的下滑。
彼时的业绩放缓,尚被解读为行业周期调整的阶段性表现,但进入2025年,局势进一步恶化,三季度五粮液营收81.74亿元,同比下滑52.66%;净利润20.19亿元,同比下降65.62%。受三季度业绩拖累,五粮液前三季度累计营收609.45亿元,同比下滑10.26%;归母净利润215.11亿元,同比下滑13.725;归母净利润率35.30%,同比下滑3.85%。
前三季度业绩迎来“大跌”,不仅刷新了近十年同期最差纪录,也让华涛的“开门杀”显得尤为沉重。
五粮液业绩大跌的背后,是多重压力的集中爆发。高端市场上,茅台凭借品牌溢价持续抢占份额,泸州老窖则通过国窖1573在千元价格带稳步突围,五粮液核心产品普五的市场存在感被进一步稀释。与此同时,大众消费市场对中高端白酒的需求趋于理性,2025年三季度,国内白酒终端消费场景同比减少超20%,而婚宴、商务宴等作为核心消费阵地,降幅更是接近30%。
时不利兮骓不逝,对于缺乏酒业实操经验的华涛而言,如何快速止血、重塑市场信心,成为其上任后面临的最紧迫任务。
2024年12月31日收盘,五粮液收盘价134.30元/股,截至2025年11月26日撰稿,五粮液股价已经下滑至118.20元/股,下滑了11.99%。在此背景下,五粮液投资某半导体公司,试图以“白酒+高科技”的跨界模式打开增长空间。但从公司自身储备的对策与投资数据来看,这一战略的实际价值值得商榷。

面对业绩危机,五粮液并非无计可施,事实上五粮液已在主业范围内布局了一系列针对性应对政策,其有效性远高于跨界投资。
产品端,五粮液启动“核心产品焕新计划”,围绕“巩固大单品优势+拓展新品类空间”双线发力,构建更具市场适应性的产品矩阵,对普五进行包装与口感微调,同时推出定位高端商务的“五粮液·时代匠造”系列;年轻化方面,与网易旗下热门古风网游《逆水寒》IP合作推出定制酒,第三季度重磅推出29°五粮液·一见倾心战略新品,以低度数、高颜值、轻场景的定位打破固有印象。
渠道端的改革力度同样加大。华涛团队将政府管理经验融入渠道治理,推进“区域经销商整合计划”,淘汰200余家动销能力弱的经销商,同时在众多核心城市建立直营体验店,通过“线上预约+线下品鉴”模式提升终端掌控力。数字化方面,升级开瓶扫码系统,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路溯源。这些举措直击此前渠道层级混乱、价格失控的痛点,是挽救业绩的核心抓手。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投资半导体公司及科技企业的战略,不仅与主业关联度低,更易显现资源错配的风险。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五粮液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4.99亿元,销售费用66.30亿元,同比减少14.88%。白酒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品质坚守与渠道深耕,将有限资金投向技术壁垒高、回报周期长的高科技领域,是否会舍本逐末。华涛已经对五粮液做好规划,投资部门的跨界,未来是否会影响华涛的规划,需要长期观察。

从行业规律与企业能力来看,五粮液的高科技投资也难以形成有效回报。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对技术研发、人才储备要求极高,而五粮液既无相关技术积累,也缺乏专业管理团队,投资决策更像是应对业绩压力的“应急之举”,而非长期战略布局。
回顾白酒行业跨界历史,此前多家酒企涉足金融、地产等领域均以亏损收场,高科技与酒业的行业属性差异更大,失败风险更高。更值得警惕的是,当前业绩大跌的关键矛盾在于主业增长乏力,而非缺乏新业务支撑,若因投资高科技分散精力与资金,反而可能加剧主业危机。
客观来看,五粮液当前的业绩困境是行业调整与自身转型滞后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主业已死”。2025年前三季度,五粮液仍实现营收609.45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依然高达282.47亿元,期末现金及等价物1326亿元,同比增长8.84%。
对于五粮液来说,应对业绩下滑的核心在于聚焦主业优化现有对策:进一步加大核心产品创新投入,深化渠道扁平化改革,利用数字化工具精准触达消费者,这些举措远比跨界投资更具确定性。
白酒行业的竞争本质,从未因跨界热点而改变,始终是品牌、品质与渠道的较量。五粮液的业绩低谷,是调整战略、夯实基础的契机,而非盲目跨界的理由。若激活现有应对政策的潜力,这家浓香型白酒龙头仍有机会走出业绩阴霾。毕竟,真正能挽救企业的,从来不是追逐热点的“跨界噱头”,而是对核心价值的坚守与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