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日,淮安市纪委监委发布重磅通报:淮安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原支队长、原二级高级警长徐广波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一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再次敲响了政法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警钟。

徐广波 资料图
公开资料显示,徐广波,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江苏洪泽人,党校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从警多年,历任多个关键岗位,曾是淮安公安系统的重要人物。
他曾任淮安市公安局清河分局副局长、机场分局副局长及政委,后调任淮安区政府党组成员兼淮安分局局长、督察长、党委书记,还担任过交警支队政委、经开区政法委副书记兼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等职,2018年起执掌市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直至2021年9月被免职。
作为长期奋战在公安一线的“老公安”,徐广波的职业生涯曾被视为履职尽责、步步稳进的典范。然而,如今却被查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令人唏嘘,也折射出权力监督机制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徐广波虽已于2021年9月被免去经侦支队长职务,但此次仍因过往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这表明,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绝不因调离、退休或免职而“既往不咎”,真正实现“终身追责”的制度威慑。

近年来,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持续深化,对“关键少数”特别是公安系统领导干部的监督日益严格。徐广波被查,是淮安市持续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的又一具体体现,也向广大党员干部传递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强烈信号。
徐广波案并非孤例。从江西多名县级公安局长接连被查,到青岛、临沂等地公安系统干部落马,再到此次淮安原经侦支队长被查,一系列案件暴露出公安系统在执法、审批、监管等环节仍存在廉政风险点。
特别是在经济犯罪侦查、交通管理、治安执法等领域,权力集中、自由裁量权大,极易成为围猎对象。一旦理想信念滑坡,便可能从“守护者”沦为“破坏者”。
当前,扫黑除恶常态化背景下,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和背后腐败问题。徐广波是否涉及相关线索,尚待调查结果公布,但其被查本身已具有典型意义——无论职位多高、资历多深,只要触碰党纪国法红线,终将付出代价。

徐广波的落马,是一记沉重的警钟。它提醒每一位公职人员:权力来自人民,必须为民所用;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不容践踏。
同时,也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一以贯之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决心与能力。唯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才能不断净化政治生态,赢得人民群众对法治与公正的坚定信任。
(声明: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因图片使用侵犯了他人的版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核实并依法更正、删除或作其他合理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