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2024 年全国结婚登记仅 610.6 万对,较 2023 年大幅减少 157.4 万对。回溯 2014 年,全国结婚登记还达 1306.7 万对,短短 10 年间,这个数字直接腰斩。
而另一边,离婚率却持续水涨船高。2024 年全国离婚登记高达 351.3 万对,结婚与离婚比为 100:57—— 这意味着平均每 100 对新人结婚,就有 57 对夫妻离婚。对比过往数据更显悬殊:2014 年结婚离婚比仅 100:27,2000 年更是低至 100:14。明明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结婚率却不断下滑,离婚率反倒迅猛抬头,背后原因值得深究。
一、离婚率飙升:两大核心原因1. 城市化与观念转变,消解了离婚 “枷锁”过去人们生活水平差距不大,即便离婚,下一段感情的物质条件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再加上当时 “离婚” 带有一定污名化色彩,大家对离婚都格外谨慎,离婚率自然低。
如今却不同:一方面,贫富差距拉大,网络平台又营造出 “优质男女随处可见” 的幻象,让不少人觉得 “找到更优质对象的概率很高”;另一方面,年轻人的婚恋观念早已转变,对离婚的接受度显著提升,不少人认为 “离婚和谈恋爱分手没太大区别”,没了心理负担。一旦感情不合、没了新鲜感,说离就离,这直接推高了离婚率。
过去,女性为了衣食住行普遍依赖丈夫,甚至在婚姻中失去自我,传统婚姻的 “经济依附模式” 十分牢固。而如今,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经济地位的双提升,这种模式被彻底打破 —— 很多女性的赚钱能力不逊于男性,在婚姻中拥有了更大自主权。
据咸阳市秦都区人民法院官方数据,在离婚诉讼中,由女方提出的离婚占比高达 73.4%,这一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女性在婚姻中的主动性已大幅增强。
二、结婚率暴跌:四重现实困境1. 婚姻与养育成本过高,年轻人 “结不起”中国人民大学一项调查显示,2023 年我国年轻人结婚平均花费高达 33.04 万元,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 万元)的 8 倍多。
而结婚后的养育成本更让人却步:据经济学家梁建章团队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中国家庭 0-17 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 53.8 万元,若养至大学毕业则达 68 万元。若以这些成本占人均 GDP 的倍数计算,已远超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成本让不少年轻人对结婚望而却步。
据西普数据,我国男性人口 7.23 亿,女性人口 6.88 亿,男性比女性多出 3490 万。其中 20-40 岁适婚男性比女性多 1752 万,且这一差距还在扩大:90 后男女性别比约 110:100,男性多 900 万;00 后性别比更是达到 115:100,男性多 1100 万。
越年轻的群体,女性越稀缺,男性找对象难度也越大。就算所有男性都有结婚意愿,也总不能凭空 “大变活人”,性别失衡成了结婚率的硬伤。
3. 地域分布失衡,单身群体 “碰不到”西普数据 2022 年显示,我国 30 岁以上未婚男性中,超 60% 分布在村镇;而未婚女性中,超 60% 分布在城市。很多人以为 “男性比女性多 3490 万,单身女性总能轻松找对象”,可现实是,多出的几千万男性多在村镇,女性却多选择留在城市 —— 两个庞大的单身群体根本没有接触机会,更别说谈婚论嫁了。
4. 学历失衡拉低匹配率,高学历女性 “不愿结”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本科招生总计 467.9 万,其中女生 294.8 万,男生仅 173.1 万 —— 每 100 名本科女生对应的男生仅 58 名,比例接近 2:1。
更关键的是,女性结婚率与学历成反比: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初中学历女性结婚率为 78%,本科学历为 56%,硕士学历仅 49%。学历越高的女性,对婚姻的需求越理性,结婚意愿也越低,这进一步拉低了整体结婚率。
三、破局关键:给年轻人 “敢结婚” 的底气这些才是结婚率持续走低、离婚率不断上升的背后真相。历史车轮不会倒退,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结婚率巅峰、离婚率低迷的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现状无法改变。
如果能给年轻人更多创收机会,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让他们对未来有更乐观的预期,结婚率必然会逐步改善,离婚率也会随之降低。上述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年轻人不婚、离婚的现象还会持续蔓延。
文章引发不少网友共鸣,评论区讨论热烈:“结婚成本真的压垮人!彩礼、房贷、装修再加上养娃,随便一项都要攒好几年钱,不是不想结,是实在结不起啊!” 有女性网友留言:“现在自己能赚钱、能生活,没必要为了‘凑活’进入婚姻,离婚率高其实是大家更重视自我感受了。” 也有网友关注地域问题:“我老家在县城,村里好多 20 多岁的男生找不到对象,城里女生又觉得异地、生活习惯差异大,两边根本对接不上,太现实了。” 不同声音背后,正是婚姻问题折射出的多元社会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