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干痒、有异物感,吞咽时总觉得有东西堵着,摸起来还有个硬块”——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且常规咽炎治疗无效,你可能需要警惕一种罕见疾病:咽部硬结病。这种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因症状隐蔽、容易误诊,常常被患者忽视,直到病情进展才被发现。

咽部硬结病的典型症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早期以慢性咽炎样表现为主,患者会感到咽部干燥、灼热、轻微疼痛,晨起刷牙时容易恶心,说话多了会出现声音嘶哑。此时咽喉部黏膜可能仅表现为轻度充血,肉眼观察与普通咽炎几乎无异,普通喉镜检查也难以明确诊断,这也是该病早期易被误诊的主要原因。随着病情发展,进入增生期后,咽部黏膜会出现结节状隆起,触感坚硬但无明显疼痛,这就是患者感知到的 “硬块”。这些结节会逐渐增大融合,导致咽喉部狭窄,进而出现吞咽困难、呼吸不畅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发音功能,导致声音低沉、含糊不清。
关于咽部硬结病的病因,目前医学界公认与克雷伯杆菌感染密切相关,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病。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生还与患者自身免疫力、环境因素等有关,长期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空气干燥的地区,或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更高。由于其传染性极弱,不会在普通人群中大规模传播,患者无需过度担心传染给他人。
诊断咽部硬结病需要结合多项检查结果。除了常规的喉镜检查,病理活检是确诊的 “金标准”—— 通过取咽喉部结节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若发现典型的 “泡沫细胞” 和 “硬结杆菌”,即可明确诊断。此外,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等可辅助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咽喉部肿瘤、结核、慢性肥厚性咽炎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病症状与多种常见咽喉疾病相似,不少患者会经历多次误诊,平均确诊时间长达 1-2 年,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治疗方面,咽部硬结病以综合治疗为主。抗生素治疗是基础,需选用对克雷伯杆菌敏感的药物,且疗程较长,通常需要数月时间,以确保彻底清除病菌。对于已经形成的硬结结节,可配合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减轻局部增生;若咽喉部狭窄严重,影响呼吸和吞咽,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扩大气道。同时,患者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吸烟、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强营养、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以促进病情恢复。
预防咽部硬结病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出现喉咙长期不适(超过 3 个月)、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伴硬块等症状,且常规治疗无效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进行详细检查,排除罕见疾病的可能。此外,保持生活环境清洁湿润,避免长期接触粉尘、有害气体,也能降低患病风险。
咽部硬结病虽然罕见,但并非不可治愈。只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遵循科学的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正常的咽喉功能。切勿因症状 “不严重” 而拖延,以免小病变大病,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