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菜篮子科普
每当提到芥菜,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只能用作腌咸菜,似乎难登上大雅之堂。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
芥菜是由白菜和黑芥天然杂交,属于异源四倍体。先天的基因优势加上长期进化,芥菜已经是多种蔬菜的统称,品种丰富程度,很少有蔬菜能与之匹敌,所以远不止腌咸菜那么单一。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芥菜有哪些变幻吧~
百变芥菜
芥菜一般分为叶芥、茎芥、根芥和籽芥四大亚种。不同于白菜,芥菜大多数品种的种植位于我国南方。

叶芥
这也是超市里标注“芥菜”来卖的,根据其外形差异和特征,又可以分为大叶芥、卷心芥、分蘖芥、瘤叶芥、花叶芥、包心芥等多个类型。
大叶芥的叶片肥厚,叶柄较大,是芥菜中叶形最大的一种。例如钱排大芥菜,又名大扇青、大青菜。

卷心芥里最有名的要属广东茂名的水东芥菜。因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再加上沙丘黄土壤,提供了难以复制的生长环境。造就了水东芥菜爽脆可口、质嫩无渣、鲜甜味美的独特风味及口感。但产量很小,作为普通人要吃上一口真正水东芥菜可能真的需要一些缘分了。

水东芥菜吃不上,华容芥菜来管够,湖南岳阳华容县,这个全国最大的芥菜生产区,种植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年产值达80亿元。夏末秋初播种,待到来年二月收割时,一颗可以长到10斤重,一片绿油油的海洋看的让人欣喜。这里的芥菜不仅销往国内各地,甚至远销至日本。

多裂叶芥是因叶子裂片分裂成多数线形或丝状裂片而得名。因此又名鸡脚芥、金丝菜、银丝菜、千筋菜等。在上海和广州一带有种植,芥辣味很轻。

日本的水菜(白茎千筋京水菜)也有千筋菜、丝菜的别称,且分蘖能力极强。但严格的植物学分类将其划归白菜类。

雪里蕻,又叫做雪菜、腊菜、排菜、春不老、九头芥。是一种分蘖芥菜,即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开始分枝。长江流域种植较多。

浙江宁波的鄞(yín)州是中国雪菜之乡,种植历史悠久,甚至还建立了雪菜博物馆,可见对雪菜的热爱。当地流传着“纵然金菜琅蔬好、不及吾乡雪里蕻”的说法,世代相传腌制雪菜的手艺,腌制之后的雪菜被称为“咸齑(jī)”,颜色变成了浅绿或者鹅黄。雪菜烧黄鱼,雪菜鞭笋,这些被咸齑“吊”出来的鲜味儿,别具一番滋味。
两湖地区也喜爱雪菜,称之为“排菜”,大多也会经过腌制加工后用来蒸肉或者炖汤。
相比之下,广西万川包心芥菜算是新品种了,外形近圆形,心叶浅黄,纤维少,肉质脆嫩。起初在种植“潮州芥菜”的试验地里发现的一株包心很早的变异株,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和纯化,2014年终于形成了性状稳定表现的株系,取名万川包心芥菜。

茎用芥
同样集中在我国的南方种植。主要有茎瘤芥(榨菜)、笋子芥(棒菜)、抱子芥(儿菜)等。

重庆涪陵的青菜头,福建的霞浦榨菜、浙江的周巷榨菜,都是茎瘤芥,取肥大的茎部作为为食材。
四川重庆一带,有一种呈棍子状的茎芥,长得和莴笋有点像,味道清甜,多用来清炒做汤。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主产于川西南等地,四川称棒棒菜或菜脑壳儿。
抱子芥,原产四川一带,也叫作儿菜,腋芽在茎上重叠、呈宝塔状。
根用芥
主根形成肥大的肉质根,并为主要食用部位,也叫芥菜疙瘩、大头菜。

对它的使用全国比较统一,就是腌咸菜。安徽阜阳的临泉芥菜、河南郑州的登封芥菜、山西忻州的涔山芥菜,浙江嘉兴的海盐大头菜、湖北的襄阳大头菜都是它。
籽用芥
就是以种子为主要用途的一类芥菜。芥菜籽很小,因此常作为微小、微不足道的代名词,如“纳须弥于芥子”、“心怀芥蒂”等。

芥菜子榨出的油又称芥子油,磨出了的粉就是芥末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最多是绿色的芥末。最早是源自十字花科山嵛菜属的山葵(Wasabi),这种原产中国的植物,但目前栽培种源都是由日本驯化而来。人们食用的是它的地下茎,相比黄芥末,辛辣味弱,且有一种香气。但山葵的生长环境要求苛刻(清澈流动的冷水、特定的温度),产量低,价格高,且山葵酱保存困难。

后来人们便找到了同为十字花科的辣根来代替,将辣根的根部磨成粉状,再加上一些绿色的色素,不少日料店提供的就是这种芥末,价格上亲民了不少,但是味道辛辣,也少了山葵特有的香味。
芥菜为何如此多变?
为了揭示芥菜百变之源,破解芥菜身世之谜,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
将芥菜群体结构细分为6个遗传类群:
第一群是根芥;
第二群是黄籽芥菜,主要来自中国西北,少数来自前苏联、加拿大和欧洲的芥菜也是由中国引进;
第三群由西藏、中亚和西亚及欧洲的籽芥组成;
第四群是来自中国西南的油用芥菜;
第五群是叶芥、茎芥及少量籽芥,来源于中国南方、日本和美国;
第六群是来自印度次大陆的油用芥菜。

科学家重建了芥菜的起源和驯化历史,芥菜于8,000-14,000年前在西亚(中东)地区起源,由西向东沿三条独立路径传播扩张,通过基因突变和渐渗杂交演化出六个遗传类群。
原来小小的一颗芥菜,竟在世界很多地方留下了踪迹。如今的芥菜除了发展出叶用、茎用、根用、籽用四大门派,还在不断涌现各种栽培变种,以不同“小号”活跃于鲜咸蔬菜两界。希望下次你再见到时,不要说不认识它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