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现在说杨瀚森水掉太早,但他带给留洋球员的启发,我们必须记牢

现在说杨瀚森水掉太早,但他带给留洋球员的启发,我们必须记牢从夏联明星球员到季前赛主力轮换再到常规赛边缘人,杨瀚森现在的处

现在说杨瀚森水掉太早,但他带给留洋球员的启发,我们必须记牢

从夏联明星球员到季前赛主力轮换再到常规赛边缘人,杨瀚森现在的处境用一句歇后语说就是:“横垄地里拉车—一步一个坎”。现在的杨瀚森在场上不仅适应不了NBA比赛节奏,哪怕有球在手他也不知道该干什么。颇有一种普通学生参加奥数考试的既视感。

比场上迷茫更糟糕的,是场外对杨瀚森的质疑声音也越来越大。中美两国球迷+媒体对杨瀚森口诛笔伐,甚至还牵扯他的家人。哪怕说的是事实也让人无法接受。毕竟杨瀚森才打了4场NBA比赛,现在说他会水掉为时尚早。如果开拓者方面不放弃杨瀚森,那我们就更没理由这么早就放弃小杨。

不过虽然不能判断杨瀚森未来,但他闯荡NBA的过程和经历,却能给后面准备冲击NBA的年轻人一些启示。而这些启示我们必须牢记。

第一个启发是直通NBA并不容易,哪怕杨瀚森这样拥有不错球商的年轻人,也会因为身体天赋层面差距太大陷入迷茫和手足无措。所以千万别觉得自己真有能力打NBA,毕竟是世界顶级篮球联赛,没有绝对天赋想站稳脚跟很困难。

第二是要认清自己和欧美球员的身体差距,强如姚明在NBA打了8个赛季,场均篮板上双也只有2个赛季,出战全勤赛季也不过只有3个。亚洲人可以通过增肌和苦练,将对抗、力量提升到能和欧美球员抗衡的水平,但在耐力和持久性方面却注定无法和欧美球员相比。所以哪怕你在国内静动态天赋一流,在NBA也要面对只是中游水平的事实。

第三个启示是留洋最好先打NCAA,中美篮球差异并非只停留在运动能力、对抗这些层面,比赛内容、球员角色定位都有很大不同。就比如杨瀚森打CBA只能去低位进攻,根本不会有持球过半场、疯狂投三分这样的机会。但在现在的NBA,这些都是内线球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留洋球员如果直接从中国篮球体系跳到美国篮球体系,势必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哪怕是天赋最好的球员也需要很长时间去适应。这无形中就耽误了年轻人的成长。如果打一年NCAA作为缓冲,就能更好的理解美国篮球的体系和打法。进入NBA后也能更快适应节奏和强度。

如果杨瀚森能早做打算,在选秀前一年去NCAA锻炼一下。或许他就不会是现在这样迷茫了,最起码能适应节奏和对抗,在无球状态下也知道该如何帮助队友。但现在他很迷茫无法适应角色变化,挣扎的根源还是对美国篮球文化的排斥。

好消息是除了杨瀚森选择直通NBA,王俊杰、赵维伦这些小将都选择先打NCAA适应。随着林葳从职业重返美国校园,我们也能看出现在年轻人的认知已经提升。未来通过NCAA冲击NBA的留洋球员会越来越多,而这也许才是中国球员留洋的常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毕竟不是谁都有顶级天赋和超强学习能力。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84
用户12xxx84 4
2025-10-29 14:39
天天踏马的吹上天了,河升镇都比这货强
阿牛
阿牛 2
2025-10-28 21:42
杨瀚森太懒了,没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