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码博主,测试过很多数码产品,鼠标当然也不例外,这次收到的雷柏VT7系列号称是硬件全定制,芯片首发,全部自研,好奇之下,当然要拆机看看。
一、开箱毕竟是上市公司,大厂出品,包装及颜值方面不会有什么抓马的设计,外盒是幻彩银色,低调中带着一丝骚气,很符合产品定位,可办公可游戏的万金油。

打开盒子,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鼠标主体、8K带屏蔽编织高速数据线,备用脚贴、键位防滑贴、USB转接器、说明书及保修卡。
我这款是皎月白,鼠标主体白色,按键黑色,很有熊猫的萌感。数据线手感扎实,还配了魔术贴,方便收纳。

VT7与VT7max的配件一致,鼠标在外观上的差异也仅仅在于VT7max上多了一个标。

这次会拆机,纯粹是因为里面的“全屋定制”好奇之下,想看看是不是名副其实。
1、手感这是一个很主观的感受,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作为一款游戏鼠标来说,还是有一些可供参考的指标。
一般来说,根据鼠标的长度,可以分为小鼠<110mm, 中鼠110-120mm, 大鼠>120mm,雷柏VT7 系列长度约126mm,妥妥的大鼠一只。

按照传统的说法,手小的人适合小鼠,手大的人适合中大鼠,但就我个人的使用经验来看,适合哪种鼠标,其实是跟使用者握持鼠标的习惯及鼠标本身的品质来决定的。
根据握鼠标的习惯可以分为趴握、指握及抓握。

前一种方式不累手,但灵活性稍差,后两种方式则反过来。
如果手较小,比如我,用趴握的方式手指头够到的位置在左右键的中后方,这里并不是按键的最佳区域,但由于VT7 max按键轻巧且足够灵敏,我用起来一样很舒服。

游戏鼠标除了尺寸,重量也是至关重要的。轻量型鼠标重量小于80g,中等重量在80-100g之间,重量型鼠标则大于100g。
长时间玩游戏,鼠标过重的话手的负担会加大,手也更容易疲劳。
雷柏VT7系列去掉接收器的重量不到57g,属于相当轻量型的鼠标,由于配重均衡,长时间使用也没有累手的感觉。

雷柏VT7系列采用的引擎均是原相定制版,VT7 max采用的引擎是原相3950Ultimate,VT7采用的引擎则是原相3398,相当于高定版的3395。

微动的话,VT7max采用的是定制的光微动,使用寿命1.2亿次,VT7则采用的是欧姆龙机械微动,使用寿命1亿次,预估这鼠标报废了,微动还能正常工作。
按压反馈相当灵敏,这个系列的鼠标属于大鼠,但我这个小手用着依然溜的一匹,

滚动则是凯华的GE5.0,VT7与VT7 max是一样的,这个滚轮手感顺滑不松垮,定位精准指哪打哪,大厂的配件品质可见一斑。



VT7系列电池都是一样的,均为800mAh,目前使用了近两个月,还没有充过电,实在很耐用。

雷柏为了统一化生态,自研了驱动A Hub,页面相当清爽。进去之后看到的就是自己的鼠标,上面标明了鼠标型号及电量。

点击设备状况,可以看到设备的具体信息。这里的设置都是不能动的,用来了解设备状况。

点击我的配置后进入了配置页面,这里只有出厂默认配置,双击鼠标后可以进入配置页面,这里可以配置的地方非常多,比如DPI设置,可以用鼠标上的DPI+-键来调节档位,也可以自行设定。




性能设置则可以一键调节,回报率低于500Hz为浅绿色,1000-2000Hz为紫绿色,续航也随之下降。


4000-8000Hz则为红色,象征着狂暴性能,这两个档位会让鼠标的回报率大幅提升,想要操控这样的鼠标,还需要适应一下。

除了回报率可以设置外,还有了五个模式设置,射频策略可以选择智能调节,让鼠标根据用户的使用状况自行调节,也可以选择满格射频,结合回报率进行设置,让鼠标性能超频释放。

最后的鼠标设置则是一些固件更新之类的,有新的固件驱动更新一下即可。

用鼠标大师对鼠标进行了简单测试,结果如下:
平滑度测试,可以看到线与点基本连在一起,表现非常优秀


VT7系列有两个版本,两者的芯片、电池容量是一样的,VT7max在VT7上有了升级,可参考下表。

雷柏VT7系列鼠标售价仅在200-300元,实际体验下来,跟那些一线大厂的千元鼠标相比也毫不逊色,游戏性能出色,性价比爆棚,对于学生党来说相当友好,作为办公党来说,雷柏的鼠标外观设计清爽,在公司使用不会惹来异样目光,长时间使用也不会疲累,鼠标的精准度高,对于设计师来说也非常适用。
时至今日,游戏鼠标早已不是游戏党的专属,对于鼠标要求较高的办公党来说,这么一款性能爆棚且外观低调的鼠标简直再适合不过。